“兩會記者”趙倩:我相信“無疫的春天”終將到來丨我信
記者關心就業問題其實體現了我們期待生活更有溫度,經濟更有生機,而就業者的數量、年齡結構,產業的分布,又是最能夠回答中國的經濟問題的。
責任編輯:錢昊平
趙倩
2022年是趙倩從事記者職業的第十九年,也是她成為“兩會記者”的第十四年。
從業以來,趙倩見證了全國“兩會”的諸多變化。2013年全國“兩會”召開期間,趙倩在人民大會堂北大廳“攔”下了十多位部長,讓他們接受采訪,她也因此被稱為“攔部姐”。
2016年“兩會”期間,“部長通道”開啟了14天,共有38位部委負責人站在“部長通道”話筒前,主動回應中外記者提問,趙倩也不再需要“攔人”了。
十八大以來,趙倩在全國“兩會”期間參加過多次新聞發布會,也完整參加了每一期的總理記者招待會。2020年開始,全國“兩會”的會期有所調整,對記者們而言,參加總理記者招待會的形式也發生了變化,曾經的面對面交流,變成了隔著屏幕的“云連線”。
和許多人一樣,趙倩作為紅星新聞的一名記者,也在期待一個“無疫的春天”到來。
“當時覺得雨停了是一個象征”
南方周末:從記者的角度,你觀察到在疫情下召開全國“兩會”,和疫情前最明顯的區別是什么?
趙倩:2020年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校對:胡曉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