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重癥救治如何破局

如何利用國內外的經驗因時制宜,渡過最艱難的重癥高峰?

(本文首發于南方人物周刊)

責任編輯:周建平

2022年12月31日,上海,120急救人員將患者轉運至上海市第一人民醫院虹口院區  圖/中新社記者 殷立勤

2022年12月,在“二十條”和“新十條”等防控優化政策的指導下,我國的新冠疫情防控重心從“防感染”轉向“保健康,防重癥”。2022年12月26日,國家衛生健康委發布公告,將于2023年1月8日將新型冠狀病毒感染從“乙類甲管”調整為“乙類乙管”。

如國家衛生健康委醫政司司長焦雅輝所言,過去三年里,“國家和政府一直把大家嚴密地保護起來,盡可能減少感染的人,早期發現,切斷傳播途徑,尤其把這些脆弱人群都保護了起來?!币虼?,公眾在過去三年對新冠感染后的情況了解不多,甚至許多呼吸、感染和重癥醫學等科室的醫生,都是在最近才加深了對新冠重癥診斷和治療的了解。此外,全國各地對新冠重癥患者的規范治療面臨著專業人員、設備和床位緊張的難題。

“我每到一個地方,我們的說法都是得從零開始,都要重新開始培訓。我們從事重癥、危重癥救治的醫務人員,除了有勇,還要有謀,我們要規范救治?!笔锥坚t科大學附屬北京朝陽醫院副院長童朝暉在2022年12月27日的一場新冠病毒感染救治培訓中說。

2022年12月27日,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朝陽醫院,醫生在急診大廳診室中為患者診療  圖/中新社記者 易海菲

面對全國各地不斷累加的新冠病毒感染重癥患者,醫療系統、公眾認知、藥物的使用和研究,不僅要用好過去三年的經驗,更要在有限的條件下,因時制宜,摸索出破局之道,渡過最艱難的重癥高峰。

“專業需求集中,對同類設備要求高,相應專業人員相對短缺”

在2022年的最后半個月,《南方人物周刊》聯絡了多位2020年武漢疫情時在重癥病房參與救治的醫生和護士。近一個月,他們都正投身于最焦灼的重癥救治工作中,除了一位知名的湖北呼吸專家——他正因新冠感染在病房里接受治療。

他們大多曾在過去三年里奔赴不同城市救治新冠重癥患者,這其中累積的經驗,多體現在國家衛健委發布的新型冠狀病毒肺炎診療方案中。一位國內權威的重癥專家向《南方人物周刊》總結道,2022年冬的工作與2020年初相比,最大不同就是治療方法和理念的變化?!安辉傧?020年那樣摸索。我們的指南越寫越清楚,也非??陀^有效。所以其實我們的打法在變,節奏感在變好,也規范許多。當然可能這也只限于有新冠重癥救治經驗的醫生?!彼f。

不過,當前全國各地對新冠重癥患者的規范治療仍面臨諸多難題,最主要的就是專業人員和相應的設備、床位的短缺。華中地區綜合排名第一、當前在武漢收治最多新冠重癥患者的同濟醫院的院內工作總結指出:“重癥累加爬坡沖擊醫療救治底線,重癥合并新冠或因新冠急性而加重者約占三分之二,快速調整處置以穩定基礎病很重要。以病毒肺為主所致重癥雖然約占三分之一,但專業需求(呼吸及重癥)集中,對同類設備要求高,相應專業人員相對短缺?!?/span>

焦雅輝在2022年12月27日介紹,全國總體床位資源和設備資源能夠滿足重癥患者救治需求。截至2022年12月25日,全國有創呼吸機有13.1萬臺,無創呼吸機有15.7萬臺,監護儀有109萬臺,高流量吸氧儀有5.8萬臺,床旁血濾機即CRRT有2.4萬臺,血液透析單元有16.7萬個,體外膜肺氧合機即ECMO有2600余臺。

在采訪中,杭州、武漢、北京、南京等地均有重癥醫生反映設備不夠?!安粌H呼吸機,連CRRT都不夠?!币晃淮笮腿揍t院的重癥監護室主任醫師劉琪(化名)告訴《南方人物周刊》。

焦雅輝亦曾公開強調,相關部門將要求區域之間建立協同支援制度,根據每個地方疫情發展不同階段的需求,及時統籌調配全國重癥資源,加強重癥患者的醫療救治。

僅僅兩天,劉琪分管的16張重癥監護室床位全部收滿,插管病人多,還有兩個用高流量吸氧。她向我們描述了2022年12月31日凌晨兩點的驚險搶救:守在監護室里的醫生發現一位患者的氧壓不夠,立刻有麻醉科醫生幫助進行球囊鼓肺,同步聯系醫院氧氣間,啟動床邊氧氣鋼瓶,患者度過驚險一刻。

在新冠疫情初次暴發的武漢,醫院供氧不足曾是個普遍問題。在2020年1月的金銀潭醫院,因為從未收治過那般多需要呼吸機的病人,醫院不僅供氧量不夠,還會在每天深夜12點和早上7點左右,突然掉氧,遂有患者因為短時間缺氧而死亡。率先援漢的上海醫療隊解決的第一個問題,就是不斷向國家反映,要求改善金銀潭醫院的供氧系統。兩周后,金銀潭醫院原有的6立方米供氧管被改成兩倍多的15立方米供氧管,解決了由于氧壓不穩而導致的呼吸機不穩。

劉琪在2020年曾支援武漢,她知曉一旦醫院短時間內收入大量新冠感染患者,很可能出現供氧不足。哪怕她所在醫院在復旦版中國醫院排行榜里位列前十,也很難應對當下這樣高強度的用氧需求。

“我有這樣的經驗,所以和醫院確認過供氧,都說可以。但因為沒有真的這么快收滿過,實際上還是不太穩定。只有真的開出來(病房),才能知道供氧能力是否可以?!睘榱吮苊庖驗檠鯄鹤兓霈F意外,劉琪在每個病房里都加了氧氣鋼瓶,并盡量減少高流量吸氧:呼吸機每分鐘的氣體流量是10L-20L,而高流量吸氧是60L/分鐘?!懊看挝覀內ジ鞯乜挂哐膊榈臅r候,都會提出保證供氧量的問題。我自己現在也是插管病人多,不用高流量吸氧,拔管后盡量用普通供氧。醫院目前也在改管道,建氧站?!?/span>

2021年8月,日本東京因新冠肺炎患者增加而出現醫療擠兌時,亦曾在東京市內建立氧氣站,供居家療養中要求緊急送醫的新冠患者吸氧。

2022年12月27日,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新華醫院兒童急診ICU陽性病區,醫生對一名患兒進行檢查。12月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立即登錄

網絡編輯:知了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
午夜宅男在线,中视在线直播,毛片网站在线,福利在线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