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利店博士”暴論引發公眾恐慌:輿論場上何以“豎子成名”?丨快評
公允地說,金某某的成功恐怕也是“精準踩點”的產物。他把握了當前輿論場上的不少痛點:有效信息匱乏,公眾亟需新知;一些專家學者喪失公信力,話語權不得不隨之“下沉”;防疫政策根本性調整之后,一股夾雜著困惑、恐懼、焦慮乃至虛妄、仇恨的復雜情緒,正在尋求一個出口。
責任編輯:陳斌
“便利店員工行走江湖,戲耍眾多微博大V”,竟然不是虛構的段子,而是可笑的現實,算是這個冬天輿論場里的一段黑色幽默。
事件全程雖不復雜,但卻透著幾分荒誕:微博網民“武知不菜二代目”金某某,假裝“北卡羅萊納州立大學病毒學博士”,自稱“蘇州工業園區疾病防治中心研究員”,發微博說自己五天內先后感染不同的omicron變異株,還現身說法“自己是在工作單位完成測序”,一時間吸引了不少流量,引來不少微博大V關注轉發,一時成為網上的風云人物。
直至蘇州工業園區疾病防治中心突然發現網上有這么一號人頂著自己的招牌放言高論,才不得不核實查證并聯系警方,將此人抓了個現行。而經公安機關調查,金某某系某便利店員工。
金某某之“走紅”看似荒誕無稽,細審之下又有合理之處。此人精心塑造了所謂“人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校對:胡曉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