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峨眉山的“人猴大戰”說起:看似愛之,實則害之又害己
飼喂野生的飛禽走獸,破壞了“物競天擇,適者生存”的自然法則,是“好心做壞事”,是“溫柔的殘忍”,其結果是愛之反而害之,好心不得好報,既害野生動物,又害人類自己。
責任編輯:溫翠玲
2013年10月10日,四川省樂山市,峨眉山的猴子。
風景秀麗的四川峨眉山,是我國著名的5A級景區,也是很多游客喜歡的旅游目的地。峨眉山生長著許多比一般獼猴體型大得多的藏酋猴。猴子是生物進化進程中最接近人類的一種動物,也是世界上最聰明、最招人喜愛的一種動物。許多游客去峨眉山旅游,除了自然風光的吸引外,還有就是為了去看那里的猴子。
我從未去峨眉山旅游過,曾心生向往,計劃找時間帶小外孫女去旅游看猴。但最近聽了從峨眉山旅游歸來的朋友講述的親身經歷,嚇得我把峨眉山視為了畏途。
朋友說,現在的峨眉山猴子個個都像頑劣的潑猴,會搶奪游客的包、從游客那里“虎口奪食”、掏游客的口袋,如果游客不主動把食物“奉獻”給它們,它們還會攻擊游客,撕扯游客的衣服,甚至由此導致游客墜落山崖。
頻頻上演的峨眉山“人猴大戰”,使峨眉山的猴子由風景變成了游客厭惡的猴魔。
民間戲言,“山中無老虎,猴子稱霸王”。當真是因為現在的峨眉山里沒有老虎的存在,猴子就可以稱王稱霸,以至在萬物靈長的人類面前放肆地胡作非為嗎?
非也!讓戲言成真的原因是人類自己。
當地居民說,峨眉山的猴子在多年前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校對:胡曉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