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周末成立專家智庫:匯聚多元力量共推公益事業發展
作為新型媒體智庫,南方周末公益研究中心自成立以來便持續關注公益慈善事業在社會發展中的重要作用。2022年,黨的二十大報告為未來中國公益發展指明方向,也對公益慈善行業的發展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為了匯聚多元力量共推公益事業發展,2023年新年伊始,南方周末正式成立公益研究中心專家智庫。
發自:北京
2023年1月5日,南方周末公益研究中心專家智庫成立會議暨公益品牌評價體系研討會以“線上+線下”并舉的閉門會議形式召開。深圳國際公益學院教授匡冀南、北京大學新聞傳播學院教授師曾志、基金會中心網/中國基金會發展論壇秘書長呂全斌等十余位專家學者參與此次會議并受聘為南方周末公益研究中心智庫首批專家。
作為一家以執守公共利益為己任的機構媒體,南方周末一直躬身公益事業,恪守“記錄者”“監督者”的媒體本色,通過訪談對話、一線調研、模式研究、實踐總結等形式,發現、傳播公益解決社會問題的優質案例,探究社會發展的路徑。
為了讓這樣的探索更為系統、深入,南方周末于2016年發起成立新型媒體智庫南方周末公益研究中心,致力于探索新聞與公益的融合與互動,助推中國公益慈善行業發展,努力做好公共議題的“研究者”與“倡導者”。與此同時,南方周末持續擔當“踐行者”和“連接者”角色,在公益慈善事業迎來新發展、新局面的今天,進一步成立公益研究中心專家智庫,匯集更多公益智慧,促進公益事業發展。
此次會議以“公益品牌評價”為主題,形成一系列智庫建議,推動中國公益品牌榜的評價原則、指標體系進一步完善,增強評價操作實效性,聚焦公益慈善的透明度、有效性和社會價值,促進公益品牌在公益慈善高質量發展中發揮關鍵作用。
成立公益研究中心專家智庫將進一步增強南方周末在公益議題觀察研究和傳播報道上的專業性、引領性,歡迎社會各界就公益議題與南方周末進行交流。南方周末公益研究中心專家智庫是南方周末研究院發起成立的專家平臺組織,旨在開展公益領域的政策研讀、議題研究、戰略咨詢、評估監測等活動。首批智庫專家共有16名,他們來自高校、公益機構、國際組織、行業協會、企業等多個領域。如有合作意向或有意向加入智庫,可通過infzmgy@foxmail.com聯系。
附:南方周末公益研究中心智庫首批專家名單(專家名單按照姓氏拼音排序)
曹立新:廈門大學新聞傳播學院教授
金錦萍:北京大學副教授,北京大學法學院非營利組織法研究中心主任,北京大學公民社會研究中心副主任
匡冀南:深圳國際公益學院教授
李建峰:中國傳媒大學媒介與公共事務研究院兼職研究員
呂全斌:基金會中心網/中國基金會發展論壇秘書長
黎宇琳:共益資本論負責人
盧瑋靜:中國礦業大學副教授,北京七悅社會公益服務中心主任
劉 霽:澎湃新聞公益事業部負責人兼主編
馬劍銀:北京師范大學法學院副教授,清華大學公益慈善研究院《中國非營利評論》副主編
彭艷妮:南都公益基金會秘書長
師曾志:北京大學新聞傳播學院博士生導師、教授,北京大學公共傳播與社會發展研究中心主任
蘇家銘:自在空間(自在公益影像)CEO,導演,制片人
周曉翔:成都市慈善總會決策咨詢委員
周如南:中山大學新聞傳播學院碩士生導師、副教授,中山大學中國公益慈善研究院傳播總監
張 強:北京師范大學教授,聯合國開發計劃署與中國風險治理創新項目實驗室主任,北京師范大學風險治理創新研究中心主任
左旭光:騰訊社會價值研究院高級研究員
網絡編輯:鳴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