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本山的江湖
有多少城市人能理解小沈陽父親在09年正月里,對著驅車5小時趕到他家的記者們說出的那句致趙本山的話?——“大恩不言謝,給師傅增光添翠!”
“來啦?”“來了。”
下裝(男,丑角)完成一段說口,探了探當晚臺下的“水溫”,以不帶重樣的說法,比如“上菜”、“提車”,將自己那半副架(女搭檔,行話叫“上裝”)從后臺引上來,少不得讓觀眾“給點兒薄面,掌聲!”這邊招呼琴師“走嘞”,與時俱進的二人轉小帽、扮、唱、絕活隨即展開。
每晚五碼戲,每碼25-30分鐘。在各自時段里,臺上二人“勝似千軍萬馬”,京戲、雜技、繞口令無所不能,“劉歡”、“張雨生”、“阿寶”、“印度舞娘”輪番登場,當然,搞笑是必須的。他們大方、松弛、自來熟,一碼終了,額上浮出一層密密的汗珠,若滾落下來,自有臺上那塊厚厚的、近百平方米的地毯接著。近800位觀眾在宜人的暖氣里,就著飲料爆米花,每隔三五分鐘笑成一浪一浪,跟風吹高粱地似的。
這是2月10日、11日兩晚,記者在沈陽中街劉老根大舞臺看到的21世紀新型“綠色”二人轉。舞臺紅艷艷的,兩側大屏幕不斷打出電子條幅:祝賀小品《不差錢》榮獲2009春晚語言類一等獎;祝賀趙本山董事長第14次摘取春晚“小品王”。六七位高個、清瘦、黑衣的保安戴著耳機,巡視在門廊之間,像大片里一樣。
11日晚大約9時,據說元宵節后被安排在湖北四川跑場、不到3月初回不了沈陽的小沈陽突然出現在大舞臺上,唱底包(壓軸)。還是春晚那身行頭,白衣、穿跑偏的“蘇格蘭裙褲”;還是那個調調,“準備好了么,mu~sic”。這天晚上,走廊里多了十來個加座,每座300元。坐得滿滿當當的大廳觀眾,是按樓層、排數、中間還是兩旁的10種劃分,分別掏150-460元進場的;5個包廂,排出2200、2400、2600三種價——這是記者見過的最精細的價目表。
接連兩晚散場時,微恙、因而臉色不大好的趙本山從二樓包廂下來,皮衣皮帽,黑白細紋羊絨圍巾,淡淡香水味。他被簇擁,被保護,被劇場門口年輕的女孩們等待。當他坐進那輛車牌號出租車司機一眼就能認出的“帝王”,女孩們仍在揮手,有一位還將手掌貼上外面看不見里面的車窗?;璋抵?,只見車里送過來一只手掌的輪廓,印在車窗上,搖了搖。
徒弟們也一個個駕車走了,從頭碼到底包,車價漸高。據懂車的人說,頭晚壓軸、小沈陽回來后唱四碼的王小利(《鄉村愛情2》中飾劉能)的座駕60多萬,小沈陽的途銳100多萬,車牌號是他的出生年份。
隨著電視劇《劉老根》、《馬大帥》、《鄉村愛情》、《關東大先生》的播出,沈陽人多半能一眼認出從這個舞臺上走來的演員:“哎,這不那誰嘛!”
這種打著“劉老根”字號的舞臺,在沈陽市區有3家,本溪市2008年底新開張一家,吉林、長春、天津各一家。趙本山在受訪時告訴記者,北京的劉老根大舞臺計劃5月1號開業,而傳聞中上海、南京等地的連鎖店,“有可能(開)”。
劉老根大舞臺票價最低150元
創家業
從南方到北方,從在電視上認識他的人到在生活中認識他的人,隨著離趙本山越來越近,滋味也復雜起來。對他身份的認定在漸變:“小品王”、“唱二人轉出身的演員”、“超級農民”、“上過2次福布斯富豪榜的企業家”、“江湖霸主”、“師傅”;他的口碑與形象也在漸變:“樸實”、“本色”、“太逗了”、“一身是藝”、“不好打交道”、“霸道”、“人挺好的”、“真不好說”。
1978年,趙本山從遼寧鐵嶺開原縣蓮花鄉石嘴溝村走出來,走了30年,走出今天的局面。目前他出任本山傳媒集團董事長,下設1個總裁、8個副總裁、1個工會主席。從本山影視基地通告欄里張布的09年分工,大致可以看出他的家業:
總裁劉雙平,分管旗下遼寧民間藝術團、中街大舞臺及其他連鎖劇場、遼寧大學本山藝術學院;常務副總裁馬瑞東分管瑞東公司、人力資源部、北京劇場、舞美等;副總裁魏國負責財務及票務;劉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網絡編輯:老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