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感覺我啥也不是”,“空巢小孩”為何否定自我?
社會正飛速發展,很多家長在追趕世界的時候,忽視了追不上他們步伐的“空巢小孩”,愿家長忙時?;厥?,且以陪伴度童年。
責任編輯:溫翠玲
一個雨天的晚上,路燈忽明忽暗,我輕輕按下206室的門鈴。狗吠聲先傳來,過了一會兒腳步聲隨著“老師來啦”的聲音逐漸靠近。意料之中,今天又是小孩兒獨自在家。
開門的是個五年級的小男孩,我叫他小宇,這是我當小宇的家教老師的第43天。小宇大概就是大眾意義上的“差生”,成績徘徊在及格邊緣、在學校里調皮搗蛋、被各科老師輪流“叫到辦公室”。今天一進門,我發現他像霜打的茄子,沒了以前能把房頂掀翻的架勢。果然,做了一會兒數學題,他開始一言不發,眼淚啪嗒啪嗒地掉在本子上。
“你怎么了?”我問他。
他兩眼一瞇,嘴一嘟,嗚嗚咽咽地哭起來,邊哭邊說:“我覺得我的人生沒有意義?!?/p>
我說:“怎么可能沒有意義呢?每個人都有自己獨特的價值?!?/p>
他聽了這話,一發不可收拾了。他就這樣哭了好一陣子,哭到蹲在垃圾桶旁干嘔,等他哭不動了,我問他:“是不是在學校里有同學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校對:胡曉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