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塔爾》的重點,不是職場“性騷擾”的性轉版

如果說1994年的《桃色機密》中黛米·摩爾“性侵”邁克爾·道格拉斯仍有嘩眾取寵之嫌,那么,《塔爾》顯然是為了揭示這種職場行為的本質,那就是權力。

責任編輯:劉悠翔

凱特·布蘭切特憑借在《塔爾》中的表演獲評第79屆威尼斯國際電影節最佳女演員獎。(資料圖/圖)

《塔爾》的北美票房并不高,不足六百萬美元,但引發的討論卻遠多于一般的文藝片,尤其在西方文藝界。有觀眾提問:“莉迪亞·塔爾現在境況如何?”甚至有媒體把該片標注為“傳記片”。這導致主創在面對媒體時,被迫不斷強調這個角色純屬虛構。在真實的古典音樂界,你甚至找不到一個或幾個可以充當塔爾原型的真人。然而,圍繞她的名人基本都是真的,連開場采訪她的紐約客藝術節記者都采取實名制;中國指揮家余隆也出現在臺詞里,說西方唱片公司捧他是為了爭奪中國市場。

柏林愛樂樂團的指揮不是女性,全球N大交響樂團的藝術總監(即常駐指揮)至今仍未有女性擔任。這個現實與虛構之間的巨大鴻溝,讓眾多觀眾不知所措。影片究竟是在暗諷古典樂界的男女不平等(某些名樂團早年明確不招女樂手),還是在批判男權對女性的同化(塔爾的著裝與做派有男性化痕跡)?

影片中塔爾提供了自己的答復:她能登頂該領域的巔峰,跟她的性別沒有關系。一個更有趣的線索來自扮演塔爾的凱特·布蘭切特跟楊紫瓊的對話:楊紫瓊說她在《瞬息全宇宙》中的角色原本是為男性創作的(據傳編導心目中的最初人選是成龍),布蘭切特說她的編導陶德·菲爾德最初的設置也是男性。但也有報道說該角色是為布蘭切特量身定做的,如果她不演,菲爾德寧愿不拍。由此可見,主角設定成男性是非常早期的想法,創作劇本時顯然已確定為女性。

此外,是否可以推測:這兩部電影的主角是男是女,并非決定性因素。對于《瞬息全宇宙》,這一改變使得人物關系更為精彩,但對于《塔爾》,這個改動無疑會撬動很多人的“奶酪”。在女性主義風起云涌的當下,制造性騷擾的“主謀”居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立即登錄

校對:胡曉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
午夜宅男在线,中视在线直播,毛片网站在线,福利在线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