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本山的天賦與短板
范老師,我覺得貓走不走直線,取決于耗子;耗子拐彎了,貓還走直線,這不瞎貓嗎?這都他自己發揮出來的,效果和當時情境又貼切。只有趙本山有這種能力,他學生里也沒看到像他這么聰慧的。
訪中國曲藝家協會副主席崔凱
我們省60幾個專業團體,不如趙本山一個演出團演出的多
趙本山是否僅僅停留在表演藝術層面,而對人文精神層面的追求差了一點呢?這不是他個人的原因。小品這種喜劇藝術要有發展,要能拿出傳世之作,也不是趙本山一個人的任務
位于八經街74號的遼寧省文聯是座機關老樓,略帶些與時俱進的裝修。遼寧省文聯副主席崔凱的辦公室里煙霧繚繞。這些天來,他煙霧繚繞的創作被蜂擁至沈陽的記者們打斷。兩個多小時里,他接了四個要求采訪的電話,斬釘截鐵拒絕了三個。另有一個,是關于《不差錢》里“屁精”一詞引來的小麻煩:同性戀協會投訴春晚小品使用歧視性稱呼。
這位當過知青、上過音樂學院的國家一級編劇,同時也是老一輩二人轉專家王肯的親傳弟子有些猝不及防:“東北話里就是馬屁精的意思啊,我哪知道這是他們的行話。”與時俱進,任重道遠。
他站得穩,手也伸得很長
人物周刊:您下鄉當知青那會兒就認識了趙本山,說說對他的大致印象。
崔凱:我一直認為一個好的藝術家,同時也應該是一個事業家。他從1982年演出我和李忠堂先生創作的《摔三弦》開始,到現在已經27年了,這27年里邊他沒間斷地塑造了很多喜劇小品的形象,又拍了很多影視作品,又辦了自己的公司……做了很多事情。他站得穩,手也伸得很長。
本山是把藝術也當作一個事業來做,從喜劇小品回到二人轉,完全是從一個有責任感、有文化擔當意識的角度返回來的。
人物周刊:轉機是看了吉林張小飛他們的演出?
崔凱:2000年我在大連開遼寧省曲協的一個會議,他從吉林回來就跟我說,崔哥你是不是很長時間沒看二人轉了,我說對啊。他說你趕緊去看看吧,出事了。我說出啥事了,他說你到吉林那邊去,二人轉在那邊挺紅火的。他說那就是罵人,很庸俗很低級,但也出了一些年輕人。
后來我就悄悄去了,誰都沒告訴。在縣城看了兩場,確實是不堪入目。后來到了吉林市,就是閻學晶他們家開的一個地方戲的劇院。我在那里看到了張小飛、王金龍、翟波這些演員,確實有一些年輕演員演得很好,但是也沒有規范。所以回來我就和本山商量,要這么演下去會把近300年的這么一個民間藝術給糟蹋了,咱們辦點事吧。他說可以啊,整啥。我說搞個大賽,好歹有個引導。
我們曲協先在海城搞了一個二人轉的邀請賽,投石問路看一看,當時王小寶、盧小波他們都參加了?;仡^我們才商量以趙本山的名義,其實是遼寧省曲藝家協會、省文化廳、電視臺聯合辦的,邀請了東三省的二人轉演員,有200多人,舉辦了第一屆趙本山杯二人轉大賽。是趙本山出去跑的贊助。最后經費不夠,他讓愛人從家里,都半夜12點了從家拿了20萬塊錢,把演員的獎金給解決了。
人物周刊:趙本山看到二人轉,覺得是個機會,當時這里邊有沒有經濟的因素?
崔凱:當時沒有,因為我跟他是30多年的朋友了,無話不談啊。當時辦這個大賽就是一個單純的目的,就是二人轉不能這樣下去了,應該健康地發展。辦完之后他很高興,告訴家里準備點酒,準備點菜,在他家院子里把所有參賽的人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網絡編輯:老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