輝瑞為何不愿大幅降價促銷Paxlovid?談談政府采購邏輯及與美國的保價協議
政府采購有一條潛規則:企業可以報高價、賺大錢(買單者是納稅人而非官員),但不能讓官員看起來當了冤大頭。輝瑞剛研發出Paxlovid,美國政府就搶先下了大訂單,價格定為530美元。美國官員怕的是,其他國家之后采購價格更低,這樣顯得自己砍價無能,或者采購過程存在貓膩。美國政府于是與輝瑞約定了價格保護條款,假如之后日本、德國、英國、法國、意大利、加拿大、瑞士等七個發達國家采購價格更低,輝瑞需要向美國政府退差價。美國官員可以對管錢的國會說:“我們雖然是第一個下訂單的,但是沒有被宰,還為納稅人爭取到了最低價?!?/blockquote>責任編輯:陳斌
因為“報價過高”,輝瑞Paxlovid未能納入國家醫保藥品目錄。先是有媒體稱有“消息靈通人士”透露輝瑞的報價是一盒600多元,隨后財新引用“權威渠道人士”消息稱輝瑞的報價幾乎沒有降價,一盒600多元是不正確的。
輝瑞CEO的表態顯示財新的報道是準確的。中國的要求是“低于輝瑞對大多數中低收入國家的低價”,底氣是中國人口眾多、市場大,而且容許一個采購量大單價又高的藥品吞噬大量醫保資金并不符合醫保政策,所以希望把單價打下來是可以理解的。但輝瑞覺得“中國是世界上第二大經濟體,認為他們支付的價格不應該低于薩爾瓦多”。
薩爾瓦多是一個中低收入國家。這里問題來了,包括藥品在內的任何商品,如果是賣給普通消費者的,要按照個人的窮富或國家的窮富實施“價格歧視”,那是很難的。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網絡編輯:柔翡 校對:胡曉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