紐約州推“人類遺體堆肥”:踐行環保理想,抑或摧毀意義與倫理?
大家都有父母,也只有一對父母,包括我在內的很多人,都無法接受:爹娘的軀體,與死貓爛狗一起正在后院漚肥,蚯蚓在其中拱土,使黃瓜、西紅柿長得更好;我也無法接受自己的子女把我變成糞肥,用來使他們后院的黃瓜、西紅柿長得更好……這種100%完全物化的生存理念,實在太恐怖了。
責任編輯:陳斌
2023年1月1日起,美國紐約州正式宣布“人類遺體堆肥法”合法化,成為美國第6個允許“人體堆肥”的州?!叭梭w堆肥”過程簡述為:死者遺體與木屑、紫花苜蓿、稻草等置入密封容器內。通過加熱加速微生物作用,經過約1個月時間使遺體快速分解,成為土壤中的有機質,重新融入大自然。死者家屬可領回泥土,用來種植花草樹木。
該公司宣稱:與傳統土葬和火葬相比,“人體堆肥”更環保,每具人體可減少約一噸碳排放量,同時節省了傳統墓葬的木材、土地和其它自然資源消耗。但美國不少人認為其存在倫理問題,紐約州天主教會就反對之,認為不應將人體視為“家庭垃圾”。
人類死亡與喪葬
死亡,是人類的終極話題。各族群在上萬年進化歷史中,對死者身后之事,形成了諸多具有象征意義的手法與儀式。
天葬:是很古老且分布較廣的葬儀。在人去世后,將遺體運到特定地點,讓禿鷲或其他鳥類、獸類等吞食,其理念認為有助于逝者靈魂升入天堂。除我國藏族以外,中亞的祆教徒,蒙古、印度的Parsi、Naga等族群,非洲的馬賽族,澳洲中部土著,北美印第安的蘇族等都有天葬習俗。但各族群流傳的傳說和故事、具體操作手法不同。
水葬:也是較古老的葬法,其理念是,水乃生命之源,遠古人們對水寄予回歸與重生的希望和遐想。水葬大致有三種方式:1.漂流葬,古北歐部落酋長遺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網絡編輯:解樹 校對:胡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