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培奶粉告別中國,國產品牌逆襲外資巨頭?
外資奶粉滲透能力不強,其對縣鄉鎮等下沉市場的掌控力始終不足。而后者成為國產奶粉本土化營銷的重點。
在營銷中更加強調“適合中國寶寶體質”,這讓國產奶粉在同外資奶粉競爭中實現差異化。
隨著二次注冊制開始,國產奶粉和外資奶粉又一次站上起跑線。
(本文首發于2023年1月12日《南方周末》)
發自:廣州、東莞、深圳
責任編輯:馮葉
雅培在美國密歇根州的工廠。
全球四大奶粉巨頭中,已有一家決定撤離、一家本土化運營中國嬰幼兒奶粉市場。
繼2021年6月,春華資本以22億美元的價格接盤美贊臣大中華區業務后,2022年12月14日,雅培在官方微信公眾號發布公告,稱未來一年內將“逐步停止中國大陸市場的嬰幼兒和兒童營養產品的運營及銷售”。
1980年代,雀巢、達能、雅培、美贊臣為代表的外資奶粉陸續進入中國市場,在上海、廣州等地投資建廠,主要銷售“國行版本”。這類產品包裝上印有中國標識,有的乳源和生產線均在國外;有的采用國外乳源,在國內進行分裝;還有的從乳源到生產線均在中國。
以美贊臣為例,其旗下“藍臻”“鉑?!毕盗挟a品屬于前者,包裝成國行版本的成品經由海關質檢后進入中國,“鉑睿藍金版”“親舒”等則由美贊臣廣州工廠對國外奶源進行加工。而雅培未在國內建立過奶粉生產工廠,所售國行版本均為原裝進口。
據美贊臣此前披露的消息,全球知名快銷品集團利潔時集團僅將美贊臣中國業務出售,接盤方春華資本獲得了位于荷蘭奈梅亨和廣州的生產設施,以及在大中華區使用美贊臣、藍臻、鉑睿、安兒寶品牌的永久獨占許可。同時,上述品牌在中國以外地區的經營權仍歸利潔時集團所有。
雅培的撤離則是放棄發售國行版本。前述公告稱,退出并不影響跨境購電子商務平臺,中國消費者仍能從全球市場上獲得相關產品。
外資奶粉的撤退與國產奶粉的擴張幾乎是同步發生的。
歐睿咨詢發布的數據顯示,2020年,國產奶粉市場份額達到53%,首次超過外資品牌。同年,多家外資嬰幼兒奶粉品牌開始對其在華業務進行調整,新西蘭乳品公司恒天然、荷蘭乳品公司菲仕蘭等先后將在華牧場或工廠打包出售。2021年,國產奶粉市場占有率達到60%以上。
在東莞、深圳的多家母嬰用品線下門店里,有的已不見外資奶粉蹤影,仍在銷售的店面中,擺放外資奶粉的貨架不及1/5。
“一直以來外資奶粉賣得普遍好一點,但這幾年國產奶粉賣得好了?!鄙钲邶埲A區一城中村中,一位經營了13年母嬰店的老板對南方周末記者說。
2008年三聚氰胺事件發生后,市場對于國產奶粉的信心驟跌。一年時間,國產奶粉市場份額由75%跌至25%。但從2018年開始,國產奶粉市場占比逐漸攀升。
十余年時間,中國奶粉市場發生了怎樣的變化?
業績下滑
“為什么前兩年生意好的時候沒有說要退出?無外乎是人力、成本等投入越來越多,有點舉步維艱了?!痹谕赓Y奶粉公司工作了12年,法國愛達力奶粉前銷售總監顯感覺生意越來越難做。
歐睿國際發布的數據顯示,按零售額計算,2017—2022年間,雅培的中國市場份額從5.4%一路降至3.1%。作為曾經中國市場上的四大奶粉品牌,目前雅培與美贊臣的市占率雙雙跌出前五。
雅培2020年、2021年四季度以及2022年三季度報中,國際嬰幼兒營養品銷售額都出現了2%以上的下滑,雅培在解釋中均提到,中國區業績下滑,“市場動態充滿挑戰”。
在外資奶粉企業從事推廣和銷售業務多年,劉洋告訴南方周末記者,利潤萎縮、市場競爭激烈導致產投比異常,幾乎是所有外資奶粉企業遇到的問題,雅培退出主要與其經營策略有關,“不愿意加大投入了”。
他解釋,2016年以來,中國新生兒出生率持續下降。2020年后,消費降級的情況愈加明顯,外資奶粉品牌獲客成本越來越高,“2015年之前,要獲得一個長期消費的新客戶,成本在5—30元,現在則要50—80元”。
“盡管同樣面臨市場壓力,不同于其他外資品牌業務單一,只能在奶粉品類上扎得更深,雅培集團在中國市場上則還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網絡編輯:奎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