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企業主的辯解
“我也欠工人錢,跟工人講一講,10月份工資發了,12月份確實發不了。如果員工也去告我,我也倒了?!币晃焕习逭f。
如果都發展高科技,都不用人,就業怎么辦?
“我也欠工人錢,跟工人講一講,10月份工資發了,12月份確實發不了。如果員工也去告我,我也倒了。”一位老板說。
這位老板叫阿曾,他曾經的最大理想是做一個萬人企業的CEO,他做到了。后來像珠三角千百個工廠老板一樣,他有了自己的靠外貿訂單生存的廠子,雇了70多名農民工,生產紙盒子、禮品盒,產品全部出口。他沒有直接接國外的訂單,而是通過香港的貿易公司中轉訂單。
行內人說他很牛,那么多廠倒閉了,他這么一個小廠竟然還撐著。他給自己定了關門的最后時限:2009年6月。按他的行業生產周期,每年圣誕節以后,國外開始制訂采購計劃,3月份一般會做出來,如五六月份還沒接到訂單,他就關門大吉。為此,他可能要付出四五百萬元的成本。
在阿曾眼中,危機其實在2008年初就已經到來。按以往慣例,他把自己能承受的最低價發送給香港的貿易公司,可國外反饋回來的信息是:“why?”人民幣升值、原材料上漲、新《勞動合同法》實行,同樣一個產品,保持同樣利潤,2007年他的報價是1美金,而2008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網絡編輯:老黃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