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粹與反智:短視頻平臺嚴格審核機制在對誰“網開一面”?
民粹反智主義讓前信息化時代輕信街頭巷尾謠言的底層民眾,在互聯網時代受到謠言百倍千倍的傷害,因為短視頻平臺上謠言的來源和數量完全碾壓了街頭巷尾。短視頻平臺看似嚴格的審核制度究竟是在治理和管控謠言,還是在縱容和慫恿反智與民粹,值得深思。
責任編輯:陳斌
短視頻平臺無疑是當今世界最具熱度和吸引力的網絡自媒體平臺。
以全球互聯網用戶人數最多的中國為例,中國互聯網絡信息中心(CNNIC)發布的第50次《中國互聯網絡發展狀況統計報告》指出,中國短視頻APP的用戶規模增長最為明顯,達9.62億,較2021年12月增長2805萬,使用率達到91.5%。
從信息壁壘到信息平權
可以說,短視頻平臺的迅猛發展,超過了互聯網行業分析師和短視頻平臺從業人員本身在內的所有人的預料,其中的奧秘并不在于短視頻平臺有何等尖端和前沿的科技吸引力,而在于短視頻這一媒介形式給人類社會造成的巨大信息沖擊,簡而言之,短視頻的魔力不在宇宙深處,而在人的內心之中。
在前信息化時代,人類的信息來源被階層的鴻溝和教育的高墻所嚴格分割。因為人類的絕大多數有價值的信息都用文字記載,而受教育的權力只掌握在少數人手里,因此文字不僅是一種符號、一種工具,更是一種信息特權。
而那些不識字的底層民眾口口相傳的“信息”,則因為在傳播中過于發生延異,而被普遍地視為愚夫愚婦缺乏智識的以訛傳訛,不僅被上層精英嗤之以鼻,連作為受眾的底層民眾自己也認為荒誕不經。因此迄今為止人類社會的全部“信史”都是由文字承載的,而我們對人類歷史的主要認識,也是基于對文本的研究。
可以說,前信息時代由文字所構筑的信息壁壘幾乎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網絡編輯:崔一笛 校對:胡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