恢復表觀基因組的完整性,可逆轉衰老丨科創要聞
科學家發現實驗證實DNA變化不是衰老的唯一原因,恢復表觀基因組的完整性可以逆轉衰老,上海藥物所揭示阿片受體家族與內啡肽系統的分子作用機制,林雪平大學創造一種新型人工神經細胞。Ipsen收購Albireo、Chiesi收購Amryt,兩家被收購企業都有“罕見病”屬性。高性能計算與AI在醫藥領域的應用正在不斷擴大,拜耳利用谷歌云的高性能計算能力加速藥物發現、BioNTech收購AI公司InstaDeep。
責任編輯:黃金萍
三項基礎研究新成果
1月12日,哈佛大學教授、衰老研究科學家大衛·辛克萊(David Sinclair)和7位合作者聯合在《細胞》(Cell)發表論文Loss of epigenetic information as a cause of mammalian aging。這項歷時13年的研究,通過一系列實驗證實DNA變化不是衰老的唯一原因,甚至不是主要原因,而染色質(組成染色體的DNA和蛋白質復合物)的化學和結構變化,在不改變遺傳基因序列(即表觀遺傳變化)的情況下加速衰老。該研究證明,表觀遺傳變化是導致哺乳動物衰老的主要原因,而恢復表觀基因組的完整性可以逆轉衰老的跡象。
? 點評:到底是什么導致衰老?過去幾十年的科學研究發現認為,衰老源于DNA變化的積累,而這項研究發現了表觀遺傳變化這一新因素。這意味著,癌癥、糖尿病、阿爾茨海默病這些年齡相關疾病可能有相同的潛在病因,可以通過單一治療逆轉,從而治療或治愈與年齡有關的疾病。
1月12日,中科院上海藥物研究所和美國北卡羅萊納大學研究團隊在《細胞》(Cell)發表合作論文《整個人類阿片受體家族的結構》(Structures of the entire human opioid receptor family),解析了阿片受體家族四個亞型(μOR、δOR、κOR、NOPR)和各自的選擇性多肽的冷凍電鏡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網絡編輯:孫顯安 校對:胡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