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辣椒丨云間夜話
(本文首發于2023年1月19日《南方周末》)
責任編輯:邢人儼
辣椒進入主流調味至少是“道光”后的事了,迄今兩百年還不到。
門口的“大食堂”如今是“辣虎堂”了。原本二十分之一的菜肴放辣,現在則十分之九的菜放辣,持筷游移,幾無下箸之處。
重口味正以摧枯拉朽之勢席卷南北,以至于上海的本幫菜也淪入了辣幫,“不可一日無辣”的喧囂充斥耳畔,于是便想,我們的歷史粗算也有五千年了,沒辣的日子是怎么過來的呢?
須知辣椒的入境還是明末的事,最初是網紅的觀賞植物,清嘉慶年間名醫顧仲1818年出版他的烹飪名著《養小錄》時根本就沒辣椒的事,可見辣椒進入主流調味至少是“道光”后的事了,迄今兩百年還不到,那兩百年前就不做人了?
源自《內經》的五味說——酸、苦、甘、辛、咸,辛是指花椒、芥末、茱萸、生姜,它們只是味覺與嗅覺上很“沖”一類的感官打卡,就像甘不等于甜,辛也不等于辣,差異是很大的。
然則中國從來就沒有辣?其實吾國有“辣”,又豈止千年,三千年前就有了,不是花椒,不是生姜,也不是芥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