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徐文堪先生著作三種

從這里我看出自己與徐老師之間在學業上的差距。徐老師每一步都踩得踏踏實實,所以他不大會打濕自己的衣衫。

(本文首發于2023年1月19日《南方周末》)

責任編輯:劉小磊

辭書編纂專家、漢語大詞典編纂處編審徐文堪先生(1943-2023)。(徐研信供圖/圖)

小時候背誦過曹丕《與吳質書》,念到“昔年疾疫,親故多離其災?!螆D數年之間,零落略盡,言之傷心。頃撰其遺文,都為一集;觀其姓名,已為鬼錄”,至多只對作者文字的婉約洗練稍有體味?,F在翻出來再看,感受就完全不同了。

紀念一位學者,尤其是像徐文堪老師這樣數十年上班編書、回家夜讀的再純粹不過的學者,最好的方式就是重溫他留下的書,把他的學術遺產轉換為推進中國歷史文化研究的酵母。他的書不算多,但讀起來特別吃力。一則因為盡管寫得簡明清澈,卻在每一頁里都蓄聚著如繃緊的弓弦那般強勁醇厚的張力。所以書雖不多,可是耐讀。每讀竟一篇,頗覺止如自汪洋中挹水一杯;下次再讀,容或又舀得半勺。所以他的書常讀常新。他格外注重描畫滿綴著日增月益的最新信息的知識地圖。憑借他的指點,讀者可以按圖索驥、舉一反三,追蹤自己感興趣的各色新課題、新問題領域或新知識增長點。這是他的書之所以耐讀的第二個原因。

2014年初,曾收到徐老師寄贈的學術評論結集《編余問學錄》。當時只隨便翻過一下,因此印象不深,把他說的“編余問學”理解為以治學為業外之事的自謙。如今細讀本書,才了解他還是辭書編撰方面經驗豐富、眼光寬闊的大方之家。

收入本書的《<漢語大詞典訂補>后記》,當初以“漢語大詞典編纂處”署名,刊載在“訂補”一書之后?!稘h語大詞典》的編纂,歷時近20年,收詞凡37.5萬余條,經1986至1994年分12卷出齊。它是“我國漢語語文詞典史上的一座里程碑”。本世紀初,作為全面修訂該書的必要準備工作之一,編纂處又花五年時間編輯出版了收詞3萬條的“訂補”。在這篇“后記”里,徐老師已然把他的目光聚焦于“在接下來的全面修訂工作中”應當著重注意的那些問題。他毫不遲疑地指出:“編纂一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立即登錄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
午夜宅男在线,中视在线直播,毛片网站在线,福利在线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