秘魯危機:“種族滅絕”背后的利馬精英與原住民沖突
在眾多秘魯南部原住民心中,首都利馬是被混血兒和白人構成的“精英階層”掌控的世界,而卡斯蒂略的“闖入”打破了這一固化的階級形象。這也是在任期內被彈劾三次的他能夠受到抗議者“擁護”的原因。
責任編輯:于冬
當地時間2023年1月12日,秘魯利馬 ,數百人參加反政府游行。要求總統博盧阿特辭職、關閉國會,并盡快舉行總統和國會選舉等。
在秘魯南部,數千名胡利亞卡人抬著棺材走過街道,他們手中拿著抗議遇害者的照片、鮮花、秘魯國旗與橫幅。在與玻利維亞接壤地區的一次游行中,一些抗議者舉著黑色的旗幟高喊“流血事件永遠不會被忘記”。
近來,秘魯發生的暴力事件是該國自20世紀90年代末以來最嚴重的沖突。追蹤全球沖突的非政府組織武裝沖突地點和事件數據集(ACLD)顯示,與2022年同期相比,秘魯的暴力事件增加了150%。
自2022年12月左派前總統佩德羅·卡斯蒂略(Pedro Castillo)政權被推翻引發抗議活動以來,該國報告的死亡人數已達到48人。
暴力抗議為何而起?
盡管抗議活動已在全國范圍內蔓延,但秘魯長期以來被邊緣化的南部地區一直是抗議活動的中心,也是最嚴重的暴力事件發生地。
抗議者要求新總統迪娜·博盧阿特(Dina Boluarte)辭職、在2023年舉行大選、制定新憲法并釋放卡斯蒂略。后者為秘魯前總統,在任期中遭遇三次彈劾,并在試圖非法解散國會成立緊急政府后被秘魯司法機構以涉嫌“叛亂罪”和“陰謀罪”而逮捕。
2023年1月9日,抗議者試圖在夜間實施宵禁期間潛入并控制胡利亞卡市的機場,而在相鄰的地區,抗議者封鎖了高速公路,放火燒毀建筑物。
據路透社報道,秘魯南部普諾地區的一個大型錫礦也發生了一些最激烈的反政府抗議活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校對:星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