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字知時節,圖文識古今
南方周末“問字知時節”,從立春到大寒,我們以解讀文字演變,陪伴大家走過四季。
春生夏長、秋收冬藏……因為有了文字的記錄,四季的更替有跡可循,中國傳統二十四節氣的內涵與價值也得以完好傳承下來。
二十四節氣,是黃河流域上古先民順應農時,通過觀察天體運動,認知一年中時令、氣候、物候等方面的變化規律而形成的,對于農業生產有著極為重要的指導作用。
文字,從具象圖形到抽象符號,經過上萬年的演變和不斷豐富,服務于生產和生活。通過文字對二十四節氣的描述,使得先民智慧得到傳承,不僅對中國人的日常生活和農業生產意義重大,也為記錄中國文化發展作出了貢獻。
作為人類進化與發展中關鍵的一部分,文字的價值不言而喻。直到今天,文字及其字義還在不斷地演變中。無論時代如何變遷,我們依舊需要擁抱文字,讓中華文化生生不息。
即將過去的壬寅虎年,我們以“春”開頭,以“圓”收尾,新的一年又將到來,在此給大家提前拜個年,祝大家平安喜樂、前“兔”似錦!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