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嘉寧:反復書寫世紀初的十年,我見證了曾經的城市景觀?
我曾經見證的那些城市景觀,那些跟我個人的生命歷程以及與這個城市進程所相關的種種東西,現在大部分都已經被如今的城市面貌所取代了。
責任編輯:李慕琰
周嘉寧
大概2021年3月,我在上??戳艘粋€攝影展,名字叫做“穿城而過”,作者是澎湃新聞的攝影師許海峰老師。展覽的內容差不多記錄了從1990年代一直到(本)世紀初,上海的淞滬鐵路是如何從市民的生活當中所消失的。
在這個展覽當中,許海峰老師提供了很多他在1990年代所拍攝的照片,可以從這些照片中看到當時的上海人在鐵道兩旁生活的日常場景。你可以看到有人在鐵路上休息、午睡、晾曬東西、做飯,小孩會在鐵道上做游戲,成年人會在鐵道上交談、打桌球,種種非常日常的場景。
我后來就回想到,我在復旦讀書的時候,我們的宿舍門口,其實就在我的窗口底下,就有一條鐵路。那個鐵路當時還是運行的狀態,我們早上8點多從宿舍區回到學校本部去上課,就必須要經過這段鐵路。有的時候它依然會有貨運的貨車穿過,那時候道路的兩頭都封路了。我們這些正好要趕去上課的學生就會被限制在那個地方,就不得不等列車通過。
我在2021年看了這個展覽以后,才知道其實這一段鐵路在1990年代的末期被拆除了之后,后來在此基礎上被重新建造起來的,就是我們現在經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校對:胡曉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