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名》?民國、上海、政治,熟悉的程耳配方
整部電影完全沒有面對一個在藝術作品里應該很重要的問題;即,為什么這些無名者有這樣的政治立場?為什么他們選擇了這樣的人生,要為了某種主義或者政治派別奮斗?
責任編輯:楊靜茹
從《邊境風云》(2012)到《羅曼蒂克消亡史》(2016),在程耳編劇、導演的作品里,敘事是非線性的,人物講話有腔調,服化道一定好,鏡頭里的場景細致到角落,一定精致,給予觀眾良好的視聽沉浸感。這樣的玩法在歐美電影里并不鮮見,但在國產院線一直稀有。像程耳這樣每一部都召集有影響力的主創班底、走商業路線又保有作者風格的導演,在當今很少見了。
執導這兩部影片后,程耳有了許多認真的影迷,他們欣賞他作為作者的野心。不買賬的觀眾態度也很鮮明,說他的電影拿腔拿調,故事和人物都內核貧乏,我一直記得《羅曼蒂克消亡史》豆瓣熱評里那句:像失神的昆汀,像疲軟的姜文。
《無名》劇
在此基礎上來審視大年初一上映的程耳導演新作《無名》,它應當算是沒辜負影迷的信任:還是做到了鏡頭講究、角色有腔調,還是吸引了明星疊堆出演。在預售階段,《無名》同《流浪地球2》《滿江紅》的票房均突破一億元。
《無名》在許多地方讓我想起《羅曼蒂克消亡史》。它們拍的都是民國,主要故事發生在上海,也涉及重慶、香港。政要和政要的依附者吃飯、磋商、失敗、丟掉性命?!读_曼蒂克消亡史》在1937、1941、1945幾個年份之間跳轉;《無名》以1945年8月日本戰敗為一個中心點,從1938、1941、1945到1946年,故事發生在廣州、重慶、上海、香港。如官方介紹,電影講的是直至抗戰勝利前夜,“周旋于重慶、汪偽、日本間諜機構之間”,“在走向勝利過程中不可或缺的黨的秘密戰線上那些無名英雄?!?/p>
《無名》劇照
程耳喜歡玩結構的藝術,倒敘插敘,都很自如?!稛o名》開頭,不知道是主角還是配角的人物短暫亮相,有人看向鏡頭,有人坐在茶室,有人對鏡子打領帶,有人穿著軍裝,尸體橫在郊外,臉孔埋在草地。到片尾,我們才能拼湊出那些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