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地、有錢,國企“殺入”養豬業
拐點出現在2018年非洲豬瘟之后,在政策引導和市場利潤的雙雙刺激下,國企紛紛入場。
和房地產類似,拿地是蓋豬場的第一步,也是豬企擴張的難題。國企在土地方面占據優勢。
在超級豬周期中豪賭的民營豬企對資金需求高,遇到豬價下跌更是需要外部資金輸血,實力雄厚的國企成為最佳合作對象。
(本文首發于2023年1月26日《南方周末》)
責任編輯:馮葉
國企近兩年越來越多地參與養豬。
全國各地總計八千多頭豬在2022年最后一周完成大遷移,匯聚到了廣州“后花園”花都區。
組織遷移的是廣州越秀農牧科技有限公司(下稱越秀農牧),隸屬于廣州市國資委控股的越秀集團——一家2021年總資產達八千多億元的老牌國企。
2020年,越秀集團設立越秀農牧,開始大舉進軍養豬業。越秀農牧官方微信公眾號顯示,公司目前已在廣州、貴州、湖南等省市進行布局,預計到2025年實現商品豬年出欄超過200萬頭,產能超過400萬頭。
與此同時,廣東另一家上市國企廣弘控股((000529.SZ)在粵東的興寧市破土動工,自2020年12月開始建設占地1500畝的生豬養殖項目,規劃年出欄量30萬頭。這家公司從1980年代就開始養豬,規模一直不大,2020年出欄量快速增長到約13萬頭,比上年度翻了一番。
廣東省養豬行業協會秘書長蔡更元向南方周末記者介紹,廣東目前主要有四家國企養豬,總出欄量比2018年非洲豬瘟發生之前增長超一倍。
四家國企都是廣東省養豬行業協會會員單位,除越秀農牧、廣弘控股外,還包括廣東省食品進出口集團有限公司(下稱廣東食品進出口集團)、廣東廣墾畜牧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下稱廣墾畜牧)。
據蔡更元了解,廣東食品進出口集團和廣弘控股2022年出欄量預計均達到40萬頭,今后的規劃目標是達到100萬頭。廣墾畜牧目前的年出欄量在200萬頭左右,規劃目標是達到500萬頭。
除了廣東,其他地方的國企近兩年也越來越多地參與養豬。2022年11月,四川內江發文鼓勵國企養豬,支持國企盤活閑置養殖場?!秲冉請蟆穲蟮?,有兩家市級國企參與。
2022年12月17日,新希望(000876.SZ)發布公告稱,將出售11個在建豬場項目,接手方隸屬于成都市國資委100%控股的成都興城投資集團有限公司。
2022年9月30日,溫氏股份(300498.SZ)披露,公司以增資擴股方式引入廣東種業集團等3家國企,合計投資23.33億元。
國企為何愛上養豬?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