俯臥位與信念感丨記者過年

責任編輯:李屾淼

大年三十,醫院的急診和病房空了很多(南方人物周刊記者 楊楠/圖)

其實我不太知道怎么告別壬寅年,甚至因為周圍氣氛歡騰得太過真實而感到不安。所以吃完年夜飯,我去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轉了一圈。相較于十天前,急診里已經少了許多人,曾經寫在報道里的“廁所門口放著五張推床五瓶氧氣罐”已經消失不見,走道寬敞起來。有幾位陪床家屬拿著手機看春晚,這大概是當晚在急診最有大年夜儀式感的舉動了。一間用來接受新冠肺炎患者的外科病房也空出近半床位,走廊安靜,家屬與病人都在休息。醫生同我說,能出院的都讓出院過年了。

最為忙碌的仍然是ICU(重癥加強護理病房)。我在臨時ICU病區門口張望了一會兒,監護器的報警聲不斷,醫生與護士頻繁在病房之間穿梭。我詢問了幾位ICU醫生,都說年三十回家吃個飯,每日病房值班不間斷。中山ICU主任鐘鳴在年三十下班坐高鐵回了趟江西,初一就返滬繼續看病。盡管匆忙而奔波,但這也是他三年來第一次回家吃年夜飯。

我問另一位重癥醫生X,年三十的重癥病房是什么樣的,她說每年都差不多:“我記得我第一年獨立當班,一來就去傳染科搶救,心臟復蘇。當天出了三個病人,收了三個病人,還在醫院心肺復蘇搶救了三四次,到晚上很晚都沒吃飯。那時候我們在一個和家屬談話的房間里開著春晚,還被問怎么上班還開著電視,其實真的就是為了一點氣氛,但確實沒時間看?!?/p>

在春節前,全國多地宣布感染高峰已過,重癥救治情況也趨緩。在中山醫院住院樓安靜的走道里,我真正感覺到了辭舊迎新。我非常清楚個體的悲歡并不相通,也深知這個冬天對許多人來說太過艱難,但中國和這個時代,向前走了。仍然是《卡拉馬佐夫兄弟》里阿遼沙的那段話——“最要緊的是, 我們首先應該善良,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立即登錄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
午夜宅男在线,中视在线直播,毛片网站在线,福利在线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