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設環境資源界:時隔30年,全國政協界別緣何又做大調整??

85名委員所從事的工作,都與能源環保、生態保護與治理、林業綠化等領域息息相關,并且來源廣泛,包括官員、學者和國企負責人。

關于政協界別設置是否合理的討論始終存在,主要圍繞界別的代表性不足、設置交叉重疊、界別委員的構成不合理等。

責任編輯:蘇有鵬 錢昊平

云南大學校長方精云(左6)入選第十四屆全國政協環境資源界委員。(云南大學官網/圖)

2023年1月18日,第十四屆全國政協委員名單公布,其中的兩個變化引人關注,一是新增“環境資源界”,此外,共青團和青年聯合會合并為“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和中華全國青年聯合會”界別。

這是近30年來,全國政協界別的又一次重大調整。

全國政協成立以來,界別不斷調整。1993年,第八屆全國政協將原來的“港澳同胞界”分為“香港同胞界”和“澳門同胞界”,并呼應改革開放的深入和經濟的發展,增設了經濟界。

此后近30年,全國政協界別數量一直為34個。到此次界別調整前,除了個別界別名稱上略有調整,如第九屆政協將“香港同胞”“澳門同胞”界別調整為“特邀香港人士”“特邀澳門人士”界別外,都沒有大幅調整。經過此次調整,政協界別數量依然穩定在34個。

在全國政協增設“環境資源”界別之前,各省級政協已經先行先試,內地31個省、自治區、直轄市政協都已新增“環境資源界”或“資源環境界”,此外四川省政協將原供銷合作社界、農業界整合為了“農業農村界”;河南省政協增設“致公黨”界別;西藏自治區政協則將“經濟界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立即登錄

校對:胡曉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
午夜宅男在线,中视在线直播,毛片网站在线,福利在线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