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石材之鄉”興衰丨記者過年
大年初一,在麻將牌相互碰撞的清脆聲中,我和親戚們聊起這個有共同記憶的村子,還有村里陸續倒閉的大理石板廠。
責任編輯:馮葉
村外的公路上遍布著石材加工廠。
今年過年回家我才知道,我的老家招遠市張星鎮,一個有“中國石材之鄉”之稱的地方,因環保整治,開始向養殖、皮草產業轉型,并建起統一的石材產業園區。
我人生的前18年,都在這座山東北部的縣城中度過,每年回鎮上村子的時間大多是春節,和我父親一起,待上三五日,年味散了,人也就離開了。我是遷徙的候鳥,很多時候并不關心這個百十來戶的小村子發生了什么。
今年是個例外。父親在外出差,回老家過春節的人剩了我一個。我借住在村里大爺(在山東,指父親的哥哥)的家里。大年初一,在麻將牌相互碰撞的清脆聲中,我和親戚們聊起這個有共同記憶的村子,還有村里陸續倒閉的大理石板廠。
從縣城回到村里一共15公里,騎電動車要一小時,當身體被困住的時候,我只能根據周圍的環境判斷何時會到家。當大片的樹林、農田、臨街的店鋪和屋檐傾斜的紅磚房依次閃過,門口堆滿成摞大理石板的工廠出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校對:胡曉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