買票的一瞬間沒下得了手,三年來的“首過權”讓給先生丨記者過年
在這場處心積慮的暗戰中,我最終不戰而敗。今年,反倒成了我出生至今,唯一一個沒有回家的春節。這個消息把婆婆高興得一晚上沒睡著,半夜三點就起床大掃除,準備迎接我們。
責任編輯:張玥
在揚州,我們常去茶樓點一盤蟹黃蒸餃。
結婚前,就和先生有言在先,輪流回對方家過年。疫情三年,“非必要不離京”中止了順序。2023年,終于預感不會再“就地過年”,一場暗戰早在三個月前就在我家悄然拉開了帷幕。
中秋節,我主動提出去看公婆,目的就是為了搶占先機,為今年能回我家過年上一個“雙保險”。一是疫情暴發前,最后一個春節在他家,按理說延續三年前的順序,也應該回我家。二是和公婆團圓,為了過年回我家安撫他們的情緒。
要回家過年,也不是多想念父母,恰恰相反,由于疫情滯留在上海,我和爸媽一起生活了大半年。過去每年,陪先生在北京過了初一,我都會回娘家看他們。只是母親終究覺得遺憾,她最看重的就是年初一,用她的話說,從除夕到初一才是“過年”。
她一直有“初一情結”,認為這一天發生的一切,會影響到一整年的運勢。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校對:胡曉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