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方家庭寒冬尋桃源,來到洗浴中心丨記者過年
身穿“汗蒸服”席地而坐者有之,圍桌而餐者有之,打牌的、聊天的、刷手機的,各行其是好不熱鬧。這場景讓我想起嶺南的茶樓,二者都有一種“大隱隱于市”的氣質。
露營、滑雪、潛水等中產階級愛好,主要參與者是年輕人和中年人。而在洗浴中心,目力所及,幾乎所有消費者皆為扶老攜幼的“全家總動員”。
責任編輯:譚暢
北京市民在汗蒸房里玩手機。
今年留守北京過年,最大的感受就是,北京實在太冷了。作為一個“精神廣東人”,著實被冷空氣凍到無所適從。所以,春節假期幾乎沒有出門,除了年前的那次洗浴初體驗。
辛苦勞碌一年,總要找個地方洗個澡,把身上的污垢搓下來。我所居住的北京立水橋一帶,已經屬于北四環以外,在附近地圖上搜索,根本找不到那種傳統的澡堂子,于是誤打誤撞來到一家主打汗蒸的洗浴中心。早就有所耳聞,北方的洗浴文化異常發達,其包羅萬象的豐富業態,讓人眼花繚亂。這次親身測評,的確讓人大開眼界。
我光顧的那家汗蒸館,規模只屬于中等,即便如此,也占據了繁華路段臨街三四層樓的鋪面。一樓仍舊是“澡堂子”,和分布在窮街陋巷的那種古典“大眾浴池”相比,無非就是裝修豪華一些,衛生干凈一些,無甚特別之處。按照常規流程,應該是先泡池子,再蒸桑拿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校對:胡曉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