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倒摩托車老人去世,車主堅持索賠:維權到底抑或不放過死人?丨快評
如果公力救濟的堤壩在這里開了個口子,那么豈止“今后大家停放在外的摩托車都不安全”。從維權成本高昂、司法程序窒礙難行來看,本案可謂是另類的“反向彭宇案”。如果當事人的訴愿仍然難以滿足、只能吞下財產損失苦果的話,公眾心理恐有從“不敢扶老人”進化到“不敢惹老人”之虞。這不但是對“壞老人”“老壞人”的縱容,更是對守法老人合法權益的潛在侵害。
責任編輯:陳斌
“上海老人無故推倒摩托車”事發七個月后,車主(微博網友“土豆愛騎KTM”)的維權之路再度引發關注。據他所梳理的時間線,2022年6月25日至今,這樁案子經歷了“上熱搜-定損鑒定-精神鑒定-開庭取消-老人去世”的過程,至今尚未得到民事賠償,甚至連一句道歉都沒得到,維權之路可謂一波三折。
事件的起因并不復雜,可謂一清二楚:2022年6月25日,當事人發現摩托車損壞。調取監控后發現,一名顫顫巍巍的老人無故推倒了這輛摩托車,造成了當事人的高額經濟損失(定損金額為16000元)。但根據當事人的指控,七個月來不但肇事者及其家屬態度惡劣,而且公檢法動作緩慢“和稀泥”,致使一件一清如水的案件,訴愿拖到現在仍未解決。
本案事證確鑿、責任明晰、訴愿正當,卻延宕七個月沒有著落,存在技術與現實上的原因。就技術上而言,老人需要接受精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網絡編輯:蓁蓁 校對:胡曉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