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希望家長能看到自己的痛苦

責任編輯:李屾淼

(視覺中國/圖)

2023年年三十晚10點多,正在看春晚的陳瑜收到了一份特別的微信好友申請——一個高中女生找到她,希望做一期“少年發聲”的分享。女生在微信里寫道,打算講完自己的故事就“結束”?!澳阏f的‘結束’具體是什么意思?”陳瑜跟女孩確認?!按蟾啪褪莇ie,”幾個小時后,女孩回復道。

“少年發聲”是陳瑜創辦的家庭教育平臺“少年大不同”里的一個青少年訪談專欄,她希望以此為孩子們提供一個傾吐的樹洞。陳瑜不是第一次遇到這種情況,但在熱鬧的年三十,一個十幾歲的孩子萌生了告別世界的想法,強烈的反差還是讓她的心不由得震顫起來。之后的三天,陳瑜一直和女孩保持著溝通,“我珍視你的生命,一如珍視自己孩子的生命?!标愯はM芴峁┰L談之外的幫助。

幸運的是,幾輪溝通下來,年初三,女孩終于答應她先做心理咨詢。經過三輪咨詢,女孩的情緒逐漸恢復穩定,還說服了父親加入后續的咨詢。

《少年發聲》

不幸的是,有些孩子沒有這份幸運,他們在沉寂中走失。

2023年2月2日,江西省、市、縣聯合工作專班在上饒市鉛山縣召開新聞發布會,通報胡某宇事件調查情況。調查結果再度引發了社會對青少年心理健康問題的關注。2021年公布的《中國兒童青少年精神障礙流行病學調查》顯示,在6到16歲的在校學生當中,約17.5%的孩子患有精神障礙。其中,注意缺陷多動障礙占6.4%、焦慮障礙占4.7%、對立違抗障礙占3.6%、重性抑郁障礙占2.0%。這是一個影響廣泛的問題,但當前全社會對該問題的認知和重視程度依然存在不足。

在這一背景下,本刊采訪到了“少年大不同”創始人、《少年發聲》作者、國家二級心理咨詢師陳瑜,希望通過她的分享,為那些不被理解的孩子和焦慮無助的家長,找到一束走出困境的光。

家長要學會捕捉孩子求助的信號

南方人物周刊:最近胡某宇事件引發社會廣泛關注,作為心理咨詢與家庭教育從業者,您對該事件的關注點體現在哪些方面?

陳瑜:2月2日的新聞發布會公布了對胡某宇的心理刻畫情況,比如“因學習成績不佳造成心理落差”,“入睡困難、早醒、醒后難以再入睡等睡眠問題”,“存在內疚自責、痛苦、無力無助無望感、無意義感等情緒問題”……單從這些信息看,他的人物畫像是非常典型的。

我這邊接觸到的很多患有抑郁癥的孩子,他們原本成績很好,可是考進一所更好的名牌中學后,因為競爭更激烈,排名下降,就會帶來很大的心理落差。受成人影響,這類孩子的自我價值感往往和成績高度相關。在他們心中,成績好,就是“人中龍鳳”;成績不好,就是“垃圾”、“白癡”、“一無是處”。由于自我期望高,他們每次考試前都會很焦慮,高焦慮就容易導致發揮失常。一旦陷入“高期待—高焦慮—高壓力”的死循環里,孩子的成績就會越來越糟糕。

如果這時家長和老師沒能給予孩子理解、鼓勵和支持,他們就很難從這個死循環中逃離,一些孩子就會開始出現焦慮癥。再進一步,就容易發展為抑郁癥。失眠是一個典型征兆。我接觸的很多中學生都說自己睡不著覺,可家長對此并沒有引起足夠的重視。有些孩子意識到自己有心理疾病,想去看心理醫生,卻被家長拖延,或者直接否定說,“小孩子有什么心理問題,把心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立即登錄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
午夜宅男在线,中视在线直播,毛片网站在线,福利在线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