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寸步難行”,印度單身女性卻正在增加

“如今,印度單身女性仍然是社會的邊緣群體,很多人依舊秉持‘養兒防老’的舊觀念,被迫進入了婚姻關系?!?/blockquote>

責任編輯:于冬

西莫伊與其出版的《單身狀態》(受訪者供圖/圖)

“我們正在因單身而驕傲,女性可以有自己的事業,有自己的主見,我們正在活成自己想嫁的男人。印度正在見證一場社會文化和經濟革命!”西莫伊向南方周末記者感嘆。

45歲的西莫伊·皮·昆都(Sreemoyee Piu Kundu)是一位印度女性主義作家,也是印度單身女性社區StatusSingle的創始人。她在2018年采訪了近3500名印度單身女性,出版非虛構書籍《單身狀態:印度單身女性的真相》。

在印度社會中,女性的身份認同總是圍繞著婚姻制度。小時候,長輩會教育女孩“找個好伴侶”“嫁入豪門”;成年后,單身的印度女性會遭受社會非議或不公正待遇,仿佛“婚姻是評價女性的唯一標準”。

隨著女性意識的覺醒和受教育水平的提高,西莫伊觀察到,印度單身女性的數量逐漸上升。2023年1月初,美國約會軟件Bumble一項研究發現,81%的印度女性覺得未婚和獨居的生活更自在。在剛過去的2022年印度婚禮季(weddingseason)中,越來越多的女性開始主動保持單身,更慎重地選擇約會對象。

2023年1月,印度加爾各答,西莫伊(中間藍色衣服)與印度單身女性社群女版活動。(受訪者供圖/圖)

2023年1月,西莫伊(中間藍色衣服)與印度單身女性社群女版活動。(受訪者供圖/圖)

特殊的“印度單身女性”

由于西莫伊母親的不公正待遇和她經歷過的“有毒的親密關系”(toxicrelationship),西莫伊選擇成為一名單身女性。

西莫伊的母親曾是當地宗教學校的生物老師,而非典型的印度家庭主婦。不幸的是,西莫伊的父親在母親快到30歲時,因精神分裂癥而自殺。母女二人被迫回到位于印度加爾各答南部的外婆家生活。

“我看到了沒有男性伴侶的單身女性是如何被父權制社會邊緣化的?!蔽髂粮嬖V南方周末記者,在20世紀80年代的印度農村,寡婦不允許參加宗教活動,如孟加拉婚禮、杜爾加女神祈禱和嬰兒洗禮等。身為寡婦的母親被視為“不吉利的人”。

當西莫伊的母親在44歲時愛上了小13歲的繼父時,周遭的指責再次撲面而來:“一個寡婦怎么敢再找一個新的男人?”歷史上,印度的寡婦被降級為宗教朝圣者,她們常年剃光頭,穿著白色、不縫針的衣服侍奉神靈。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立即登錄

校對:星歌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
午夜宅男在线,中视在线直播,毛片网站在线,福利在线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