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溪的未來示范:小地方的大城市
早上10點,穿著一身黑色西裝,四十多歲的王升亮正襟危坐,聊起這幾年在慈溪“有干勁”的生活。
2018年,在東北老家開了5年公司的王升亮,離開了抬頭就能看見朝鮮的吉林長白縣,來到慈溪碧桂園,成為了一名小區物管員,身份由創業者變成打工人。從鴨綠江畔到杭州灣南岸,從邊境小城到工業強縣,雖然無法感受到家鄉春光中隨風搖曳的金達萊和秋風中清脆悠揚的靈光塔的鐘聲,但他覺得這里“遍地是機會”。
讓一個異鄉人有這種信心的,是慈溪身為縣城卻擁有媲美地級市的經濟成就。
2013年,王升亮剛在老家創業時,慈溪成為浙江首個GDP突破千億的縣城。而王升亮來到慈溪的這一年,《慈溪市全方位接軌上海五年規劃》發布,慈溪加快了邁向都市圈經濟的步伐;2019年,慈溪被劃分為寧波都市區的副中心。2022年8月,蘇嘉甬鐵路正式獲國家發改委批復。同年11月,《寧波市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21-2035年)》發布,慈溪、余姚和前灣新區組成的“余慈中心區”被劃分為城市主中心。
這座曾經位于杭州灣南岸交通末梢的縣城,在一系列規劃下,成為滬杭甬黃金三角的中間節點,成為接軌上海,融入寧波都市區、杭州灣灣區和長三角的橋頭堡,未來發展受到關注。從藍圖來看,慈溪的未來已不再僅限于“縣域”。憑借106.19萬城區人口進入II型大城市“俱樂部”之后,“縣城天花板”將為中國縣城的發展提供全新的示范。
“有干勁”的應許之地
王升亮所在的地方是碧桂園紫闕臺慈溪售樓中心。這里是新城大道與北三環交叉路口,也是未來寧波至慈溪市域(郊)鐵路的新城大道站點。以售樓中心為界,北面高聳入云的腳手架與機械臂、一片又一片綠色防護網、忙碌的施工場景構成了慈溪新城河東岸獨特的風景線;南面則是慈溪城區最具現代都市感的文化商務區,也就是當地人口中的“慈溪CBD”。圍繞明月湖,商場、寫字樓和展館林立,這片區域被規劃為慈溪的城市客廳和財富中心。
慈溪碧桂園紫闕臺施工現場的腳手架和防護網。(圖/南方周末研究員 鄧麗萍)???
在繁華的市中心感受靈動的綠氧生態,無疑是都市人的理想人居環境,這也形成了慈溪留住本地人、吸引外地人的城市競爭力。
截至2022年,慈溪已經第8次,并且連續7年上榜“中國最具幸福感城市(縣級),慈溪市市長章程在“2022中國幸福城市論壇”為大家分享了在“小地方大城市”生活的幸福與美好?!按认且蛔泼癯鞘?,大家來慈溪是為了追求、創造幸福生活,因此幸福是刻在慈溪人基因里的東西?!彼f。
“共富共美”是慈溪對幸福感的定義,它意味著物質和精神富足,生活和生態美好。
截至目前,慈溪市市場主體突破20萬家,這意味著全市平均每3戶家庭就有1戶辦企業。2021年慈溪人均可支配收入達63951元,比寧波僅少了1485元。這片民營經濟的沃土,不僅孕育出公牛、方太等中國制造業企業500強品牌,還真正帶動了當地老百姓走向富足,奠定了“共富共美”的物質基礎。
工作機會與生活舒適兼得是每個人對理想之城的追求與向往。在小地方享受大城市生活的幸福感,讓慈溪成為了“有干勁”的應許之地,吸引著越來越多的異鄉人和本地人。
慈溪人周周在長沙讀完大學立馬回了慈溪,她目前在一家數字技術創業公司工作,閑暇時總拿著相機在慈溪的各個角落晃悠,用鏡頭語言向互聯網世界勾勒著慈溪印象。周周說自己“對家鄉還是很認可的,總的是想回來工作的”。
在她的印象中,以前慈溪的高層次人才會更多選擇去寧波、杭州、上海等周邊的大城市,“工作機會多,相關產業發達,而且離慈溪也近”?,F在,她發現越來越多的本地人愿意并且渴望回到家鄉。憑借傳統制造業,慈溪確立了在全國縣域版圖中的領先地位,但現在的慈溪不止于此,除了2022年末出口歐洲“爆單”的取暖器外,慈溪還有中國首個空間站核心艙的接插件。智能裝備、新材料和生命健康等戰略新興產業陸續在這里落地生根并不斷發展壯大,為高層次人才的“回流”提供了肥沃的就業土壤。
慈溪文化商務區內的前灣驛淘互聯網產業園。(圖/南方周末研究員 鄧麗萍)???
人口是區域經濟發展最為活躍和能動的生產力要素,北京、上海、廣州、深圳等超級大都市吸納了來自全國乃至全世界的人才和勞動力資源,外來人口成為四大一線城市常住人口的主要組成和增長的主要動力,也是城市發展活力的重要源泉。
慈溪本就是一座移民城市,移民文化沿承千年。據《2020中國人口普查分縣資料》,慈溪的省外流入人口為77.8萬人,占慈溪常住人口比重達到了42.5%。而慈溪對智能裝備、新材料、生命健康等戰略新興產業高層次人才的引進,可追溯到2012年的“上林英才”計劃,這比一、二線城市掀起的“搶人大戰”浪潮還早了5年。
這一年,上海大眾浙江(寧波)項目在杭州灣新區開工,慈溪迎來了國際品牌汽車本土制造的新開端;城市文化商務區進入整體規劃和基礎設施建設的初期階段。
也是這一年,慈溪碧桂園片區負責人潘中華初入職。第二年,公司落子慈溪。在慈溪的這幾年,潘中華看見了頭部房企與地方發展的同頻共振。據潘中華介紹,碧桂園對慈溪市民的居住需求進行了深入調研,豪園花園洋房、云頂大平層、悅未來、紫闕臺、海上風華等項目,實質是在調研基礎上進行的產品迭代升級。改善當地人居環境外,碧桂園還將智慧建造理念帶到了慈溪,其中海上風華開啟了建筑機器人首個商業應用項目。
頭部房企的入駐,為慈溪勞動者的“樂業”創造了“安居”環境。以慈溪觀海衛鎮的碧桂園豪園小區為例,這里不僅租住著100多位公牛員工,還有30套員工房,被稱為公牛集團的“員工宿舍”。除了提供日常居住服務保障外,碧桂園物業在疫情防控期間還為企業員工的復工復產做出了貢獻,并收到了公牛集團的感謝信。
“以前慈溪樓盤大多是本地小企業開發,碧桂園是進來(慈溪)最早的(房地產公司),和之前本地企業開發的樓盤相比,這里的居住質量更偏向于城市?!焙缊@小區業主沈揚告訴唯城君,“我現在住的這里(豪園小區)環境很好,整體綠化率比較高,樓間距也比較好。小區里也有適合老人和小孩休閑的公共空間,鄰里之間交往密切很多。我是咱們小區其中一個業主群的群主,平時大家有問題我這邊也會收集起來和物業溝通,比如之前小區里的監控還有道路問題等,現在完善了很多?!?/p>
與青睞一二線城市的其他房企不同,碧桂園從成立之初就瞄準了三四五線城市,在提升人居環境的同時,也推動著當地的城鎮化。這一初衷與當前的縣城城鎮化建設趨勢不謀而合?!蛾P于推進以縣城為重要載體的城鎮化建設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中對縣城建設提出了這樣的目標:“到2025年,以縣城為重要載體的城鎮化建設取得重要進展,農民到縣城就業安家規模不斷擴大,縣城居民生活品質明顯改善?!?/p>
如今,來到慈溪5年的王升亮,通過工作買了適合一家四口居住的房子,從碧桂園的員工變成了業主。工作期間,他忠于職守,通過專業和暖心的服務獲得了業主的稱贊,被評為2021年5-8月的“寧波好人”。一位東北漢子,在這片“遍地是機會”的土地,揮灑著熱情與干勁,用自己的親身經歷踐行并證明著應許之地的含義:“有事干,肯干事,就能有幸福的生活”。
他表示,從業物業近5年,自己對小區物業的管理與服務有著專業的標準?!耙驗榱私馑韵嘈拧?。據他介紹,他住的小區里本地人與外地人的購房比例大概為6:4,越來越多的外地人在慈溪開啟了小地方大城市的生活篇章。
補足公共服務短板??????
深耕慈溪多年,面對渴望優質人居的“新市民”們,潘中華認為,除了過硬的產品設計外,物業服務也是重要要素。碧桂園相關負責人表示,“人”是物業服務的核心,不管是小區綠化、房屋維修、公共休閑空間設置還是停車場管理,實際都是圍繞“人”開展的服務。
人居環境是城市環境的組成部分。人去往城市,是為了追求更幸福的生活。與碧桂園一樣,慈溪也正以人為核心,為市民創造著完善、優質的城市服務。
長期以來,雖然經濟實力雄厚,但受城市能級所限,慈溪所能獲得的公共資源相較于周邊的城市存在較大差距,人才和經濟項目被寧波、杭州和上海幾座城市虹吸,造成了地方發展人才儲備不足,限制著產業結構的轉型升級。2019年,企業家沈澤在接受《浙江日報》采訪時,毫不避諱地表示自己周圍的企業很多高管離開了,其中一部分原因便是慈溪缺乏留住人才的土壤。
“在慈溪待久了,回到上海,感覺自己已經和時代脫節”,慈溪小家電某龍頭企業營銷總監離開前說了這樣一句話。2021年慈溪市商務局對市十一屆政協五次會議第154號提案的答復中也明確提到了這點。
從政府行動來看,慈溪已經意識到并且正在改變。
交通上,通蘇嘉甬鐵路、寧波市域鐵路慈溪線將慈溪納入了滬蘇杭甬半小時通勤圈;教育上,除建成國家義務教育發展基本均衡市外,還通過引進中科院兩大應用平臺、寧波大學科技學院、溫州醫科大學研究生培養基地,豐富了高等教育資源;休閑娛樂上,引進主題樂園、興建森林公園、建成劇院、科技館和博物館等,滿足不同人群對休閑服務的需求。另外,慈溪還在醫療和社會保障上發力,推動全生命周期公共服務體系建設。2021年,慈溪市代表浙江省在國家衛生健康委組織的2021年度國家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績效評價中,獲得了全國第一。
溝通寧波杭州灣新區、慈溪、余姚等建設發展的勝陸高架。(圖/南方周末研究員 鄧麗萍)??
在已有基礎上,慈溪乘勝追擊,2022年12月,慈溪市自然規劃局公布《慈溪市保障性公共服務設施專項規劃》(后稱“《規劃》”)?!兑巹潯肪劢够A教育、醫療衛生、文化體育、社會福利和商業鄰里五個領域,日期為2021-2035年,中期則是至2025年。2023年,慈溪保障性公共服務設施建設進入攻堅階段。
與其他市縣、鎮鄉級經濟“空心化”趨勢不同,慈溪用經濟密度刺激著人口聚集,并進一步推動著經濟聚集,這是周其仁教授所說的城市化的動態進程。根據城市化發展規律,在城市化后期(城市化水平在70%以上),城市發展的重點是城市綜合功能的提升和人民生活品質的提高。2021年慈溪城鎮化率達到79.9%;2022年,慈溪入選大城市名單。根據《意見》,公共資源配置與常住人口規?;酒ヅ?。這意味著,慈溪今后將會獲得更多的公共資源,但同時,慈溪也將面臨在城市管理和公共服務上的巨大壓力。
從這個角度看,慈溪未來的每一步行動,實質是脫離過去縣域發展邏輯的桎梏,向大城市和都市圈經濟的探索。
三個錦囊
復旦大學人口研究所教授任遠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城市人口的增長給城市服務帶來壓力的同時也提出了新的需求,這需要省、地級市協調和縣級市的關系,從而賦予“變大”的城市更多資源配置和城市管理能力。
“我們一家雖然住在慈溪,但因為距離上海、杭州很近,自己開車最多也就1個小時,所以會經常去這幾個城市走一走看一看,特別是我大女兒,周末很喜歡出去逛逛。(通蘇嘉甬)高鐵通車后,慈溪和這些地方的距離就更近了?!蓖跎粮嬖V唯城君,“慈溪這邊在連接周邊大城市的交通上是花了大力氣的?!?/p>
數據顯示,“十四五”期間,慈溪、前灣新區將完成的綜合交通建設投資超過了500億元。雖然慈溪多年屬于交通版圖的“末梢神經”,但通過一系列線路的搭建,從地圖上看,慈溪恰好位于滬杭甬的幾何中心,成為浙江連接上海乃至長三角地區的“黃金通道”。
慈溪市交通運輸局工作人員表示,這個變化將使得慈溪企業招聘高層次研發人才方便得多,也將有利于慈溪對接滬甬杭的高端資源,從承接產業外溢的階段向“同城化”發展階段轉變。這正契合了《意見》提出的“支持位于城市群和都市圈范圍內的縣城融入鄰近大城市建設發展,強化快速交通連接”。
在與大城市的競爭中,眾多城市不約而同選擇在提升經濟實力、創造就業機會、增強城市公共服務能力上下功夫,試圖聚焦自身發展,先筑巢后引鳳,達到“酒香不怕巷子深”的效果。從中西部省會城市的人口回流表現來看,這些舉措收效甚好,但對于縣城這種能級較低的城市而言,僅依靠自身的發展是難以在中國城市版圖中脫穎而出的。即使慈溪并非一般縣城,但作為經濟百強縣的它在超大、特大城市面前,依然沒有太大勝算。于是,“打不過就加入”,力爭實現與大城市的同城化成為它的另一發展策略,這也給其他位于城市群和都市圈范圍內的縣城提供了新的解題思路。
“上林英才”計劃實施十年間,慈溪聯動前灣新區建設了滬甬人才合作先鋒區,出臺了《慈溪市“星期日工程師”遴選支持暫行辦法》《關于進一步做好引進人才子女入學工作的實施意見》等配套細則12個。
雄厚的經濟底盤,加上日益完善的公共服務和接軌都市圈經濟,構成了慈溪吸引人才和人力資源的“三個錦囊”。據統計,通過這套吸引人才的“組合拳”政策,截至2022年,慈溪累計引進38.84萬人才,位列寧波區縣(市)第一。
慈溪此次躋身大城市行列,驗證了這套“武功秘籍”在促進縣域發展上的有效性,以往關于縣城的未來發展會怎樣的疑問漸漸有了清晰的答案。
雖然想念故鄉的金達萊和靈光塔,但王升亮表示自己未來應該不會再回去了?!拔椰F在也是新慈溪人了,這里就是我的家鄉?!蓖跎琳f。
(應受訪者要求,文中周周、沈揚為化名)
(頭圖/視覺中國)
網絡編輯:kuangy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