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譯家楊苡的最后歲月:比起成就,她更在乎她的生活

“對大多數人來說,到了那個年紀,經驗會整個遮蔽天真?!庇啾笥脳钴拥淖g作《天真與經驗之歌》來形容她晚年的狀態,是天真與經驗的奇妙混合,“她有天真的底色”。

“楊先生有很多理念可能是來自于巴金,新文學,但是生活習慣、待人接物很多都是來源于她母親。這個可能有點矛盾,一個立志要做覺慧的人,她自己后來是這樣地(看重家),好像有點沖突?!?br />
(本文首發于2023年2月9日《南方周末》)

責任編輯:李慕琰

翻譯家楊苡,享年103歲,主要譯著有《呼嘯山莊》《永遠不會落的太陽》等。 (受訪者供圖/圖)

多年前,所居住的南京大學家屬宿舍,進門處添了八個字:“遵照醫囑,謝絕來訪”。自1965年搬入這個七十多平方的單元房后,楊苡在此度過半生。2003年一次嚴重骨折過后,楊苡深居簡出,很少走出她的小院。十幾平米的客廳卻常常賓客盈門,南京大學教授余斌說,那里恐怕是“二號新村大院里最熱鬧的地方”。

楊苡的客廳“三教九流”“各色人等”皆有,話題不拘,家長里短或者國家大事,她都聊得饒有興味。有時預約來訪的人太多,索性“一鍋燴”,把不同人拉進一個談話場。遇上喜愛的訪客,楊苡一口氣能說上好幾個小時。資深出版人張昌華對她超人的記憶力感到驚訝,“往往都是她說我聽,我只是不時插兩句幫腔逗趣。她一會兒巴金蕭珊,一會兒沈從文張兆和,一會兒蕭乾‘小樹葉’,一會兒穆旦、巫寧坤,還有黃裳、邵燕祥等等,談個沒完?!?/p>

有時,有“冒失鬼”未經預約,闖進門來,索要簽名和合照。她最討厭這樣的情形,不好意思拒絕,還要以禮相待。事后又常常感到后悔。偶爾碰到個說得來的,兩句說開心了,又把討厭忘掉。步入晚年,她越來越喜歡清凈,“熱鬧過后她常常會覺得疲勞”,余斌觀察。

晚年,她的身體開始遭遇病痛的糾纏。嚴重的食道反流吞噬了大部分食欲,她自覺“健步如飛”,好動又不服輸,摔跤成了家常便飯。爭奪身體的掌控權,成為楊苡晚年生活的常態。

82歲的大女兒趙苡住在對門陪伴,但體弱多病,楊苡主要的生活由保姆小陳照料。女兒趙蘅遠居北京,她發現,母親以自立為傲,享受獨居狀態?!八艿靡庾约旱谋哿軓?,經常躺床上揮動她的手,多有勁。拿東西,幾年前還能拿暖瓶倒水,她都要自己做”。

去世前兩個月,楊苡臥病在床。有一回,保姆有事不在身邊,她急著起來,又摔了一跤。在地上,楊苡從床上拽下一只枕頭墊在身后,找到舒服的姿勢,靠了大概半個小時?!八髞砀艺f,她還是很想掌控(身體),不愿意放棄這種掌控,當然她也一點一點接受,不斷地有事情,出狀況,她的身體對她發信號了?!庇啾蟾嬖V南方周末記者。

2017年,《西南聯大》導演之一吳鏑曾當面問楊苡,晚年是否為孤獨所困?!八f,那個年紀的人已經不在乎什么孤不孤獨,因為她從八十多歲開始,就不斷地送走她的家人。年紀活得越大,你就必須要承受這種不斷送別的過程?!?/p>

生前,楊苡并不避談生死。過了95歲,楊苡時有表達她對死亡將至的“預感”,“比如,‘今年過不去了’‘還能活半年’‘我自己有數的,冬天肯定不行了’……有點‘時刻準備著’的意思?!庇啾笳f。

2023年1月27日晚間,103歲的楊苡行至人生終途,遺愿是希望骨灰撒入故土天津的海河。

她去世后,這位百歲老人的生平舊事廣為流傳。在外界看來,她是《呼嘯山莊》譯者、西南聯大學子,人們津津樂道于她與巴金、沈從文等人的相處軼事。但多次拜訪她的紀錄片導演徐蓓覺得,更難得的,是楊苡自己的獨特人格魅力?!八ナ篮?,這么多人愿意走進她,傾聽她的故事,不僅僅是因為她西南聯大學子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立即登錄

網絡編輯:大山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
午夜宅男在线,中视在线直播,毛片网站在线,福利在线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