煙花燃放“禁改限”:年味回歸了,環保局長發愁了
一位環保工作人員寫了一首打油詩概括基層環保部門的尷尬處境:銷售環節,層層失守;燃放點位,防不勝防;勸阻制止,群眾不解;數據爆表,環保背鍋。
2023年有諸多城市嘗試了大型煙花表演——地方政府部門具有較強的預報能力,可以根據污染物、氣象條件等因素,選擇合適的時間、地點燃放煙花。
目前行業內主要參考的國標《煙花爆竹安全與質量》更新于2013年,從名字就可看出,它更側重安全和質量,并未將環保性提至較高優先級。
(本文首發于2023年2月9日《南方周末》)
責任編輯:汪韜
2023年2月5日,錢塘江畔的杭州“迎亞運、慶元宵”煙花燈光秀表演。
兔年春節,人們燃放煙花的熱情格外高漲,不少地方政府也“成人之美”,放松了對煙花爆竹的燃放管制。而李天信,華東一個地級市生態環境局的局長,聽著外面的鞭炮聲,沒怎么睡過好覺。
夜空中綻放的煙花驅散了疫情籠罩在人們心頭的陰霾,但同時也給藍天罩上了灰霾?!拔邓{地圖”App呈現的全國環境監測數據顯示,2023年1月,除夕夜污染驟然升高,至大年初一期間,全國多地空氣質量指數(AQI, Air Quality Index)“爆表”。
地方政府承擔著空氣質量考核的重壓,按照規劃,2025年更是要基本消除重度及以上污染天氣。絢爛過后,收拾空氣污染的“爛攤子”主要留給了生態環境部門。而“年味”與環保、健康、安全之間的矛盾,真的無法解決嗎?
堵車、人潮和焰火一起上熱搜
雖然家里的小超市銷售煙花,但蔡穎兔年居然沒放煙花。因為到了臘月二十八,存貨已基本售罄,本要自家留存的鞭炮也拿出來賣光了。
家住鄭州的農村,蔡穎家的小超市從2022年8、9月份進貨價格最低時,就開始陸續儲備煙花爆竹。當時他們并不知道2023年春節讓不讓放,如果依舊和前幾年一樣,不讓放,“進的貨賣不完,大概率會繼續囤著,因為煙花爆竹的保質期有三年”。
往年雖有禁燃令,但蔡穎觀察,村里人尤其老年人有一種執念,總覺得只有放鞭炮才算真正過年。除夕前十天左右,當地還未放開“禁燃令”,伴著村里大喇叭高喊著“不要燃放”的背景音,來買煙花爆竹的人已經開始多了起來。
沒想到,臘月二十六,鄭州政府發布了文件,規定煙花爆竹的燃放時間和區域,原《鄭州市禁止燃放煙花爆竹規定》同時暫時停止實施。網友評價“煙火氣的大鄭州回來了”,一位鄭州市民回憶,鞭炮聲從大年三十晚上8點起就沒停過,差不多到凌晨兩點才結束。好久沒有經歷過這么吵鬧的除夕了,“確實很有過年的氛圍,但半夜多次被炮聲吵醒也很無奈”。
河南省內的洛陽、南陽、信陽、新密等城市也紛紛效仿,允許中心城區在限定時段內燃放煙花爆竹。
以往市民在禁放區偷偷燃放煙花,并不是新鮮事,但2023年春節似乎有點“失控”。陳晨在安徽生態環境部門工作,他發現,雖然本省基本延續了前幾年的“禁放”和“限放”政策,但在火熱的輿論氛圍下,放鞭炮的人非常多,“幾乎控制不住了”。
“加特林”“水母”等煙花在兔年春節成為全國網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網絡編輯:奎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