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駕電動車回家過年:不敢開空調,充電就像“開盲盒”

當車主們風塵仆仆、提心吊膽回到老家,在親戚們好奇目光注視下,有的依然得像在旅途一樣,拿手機、看地圖、找樁、等充電。有的則意外地實現了“充電自由”。

責任編輯:汪韜

電動車主幾乎都有電量焦慮癥。為了省電,不少電動車主不敢開空調。 (農健/圖)

高速公路上飛駛的汽車中,綠牌照的新能源汽車越來越多。2023年春節期間,僅蔚來、小鵬、理想、特斯拉等六家電動汽車品牌的車主,就累計出行近11億公里,相當于繞地球27500圈。

這些車主不少是在北上廣深杭蘇等城市工作的年輕人,新冠病毒感染實施“乙類乙管”后的第一個春節,他們迫切想回老家過年。然而坐飛機不方便,高鐵票難買,又沒有搖到燃油車的車牌。好在還有一輛續航300至700公里的電動車。他們多請了幾天假,帶著家人和寵物,有的從南到北,有的從東到西,驅車上千公里。

匯入這場假期大遷徙并不容易,雖然電費沒有油費貴,但是電動車的長途出行,意味著一場提前做好充電規劃的大冒險,對體力有著更高的要求,還要應對各種超出預期的事件,計劃趕不上變化。

據公安部數據,路上每24輛汽車里,就有一輛是新能源汽車,其中純電動汽車保有量已達1045萬輛。全國乘用車市場信息聯席會秘書長崔東樹告訴南方周末記者,即使2023年多地新能源汽車補貼政策退坡,還是有許多消費者愿意買單,新能源汽車零售滲透率還會進一步提升。

而自駕電動車的千里歸途上,電量焦慮的消失,還有待時日。

(梁淑怡/圖)

出發準備:做好“路書”,提前導航

“路書”,常指旅游達人為一次旅行做的詳細計劃,比如想走哪條路線、想去打卡的景點、想去品嘗的美食。而在上千萬的電動車主這里,“路書”意味著不得不為續航有限的愛車提前做好算術題。

在廣州務工的李旌陽提出自駕返回老家浙江,一開始遭家人否決,直到他拿出一份非常詳盡的“路書”:卡住電動車500公里的續航,每150公里左右休息一次,在服務區充電。1400公里的路程,每天滿電出發,行駛8小時,晚上下高速過夜,第三天傍晚到達目的地。

為了使旅程更像旅行,他計劃去程走內陸,在江西瑞金、上饒休息;回程走海線,在浙江溫州、福建泉州休息。住在哪家酒店,酒店周邊的充電樁和景點也一一羅列。

微博、知乎、抖音等社交平臺上,返鄉距離越長、目的地氣溫越低的“路書”關注度越高,尤其是開回號稱“電動車禁地”的東北三省,評論區仍有很多人不贊同電動車跑長途,認為充電過于麻煩、天冷掉電快等。

2023年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立即登錄

校對:胡曉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
午夜宅男在线,中视在线直播,毛片网站在线,福利在线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