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港跨境學童再通關:父母老師接力,彌補疫情三年
恢復通關前夕的調查顯示,三年網課生活對跨境學童影響深遠,家長普遍擔憂子女學習進度落后(71%)及社交能力不足(54%)。
返校日被徐子聰稱作“網友奔現的日子”,這是他第一次見到自家校園。過去三年他一直在家上網課,體重從七十幾斤變成將近110斤,眼睛也近視了。
鳳一小學校長朱偉林成了微信群里的“活躍分子”,“有時候在校園里看到很漂亮的黃昏,我也拍照分享,希望跨境生能對學校保持親切感?!?br />
一些香港學校在深圳租了房間,讓跨境生們集中穿校服上網課,“儀式感很重要”。各科老師拍視頻,就像游戲中的NPC,與學生隔空對話。
(本文首發于2023年2月16日《南方周末》)
發自:香港、深圳
責任編輯:譚暢
2023年2月10日下午,深圳羅湖口岸,放學回家的跨境學童出站時看到的歡迎展板。
2023年2月13日周一清晨,連下兩天雨的香港,迎來了晴天。
上午八點多,北區上水的鳳溪第一小學(以下簡稱鳳一)校園里響起陣陣掌聲。三層教學樓中間的草坪聚集著五百名師生,他們正趁著早會,為當天返校的17名跨境學童,舉辦一個小型的歡迎儀式。
“請先掌聲鼓勵自己,因為你們克服了重重困難,才能回來。關口剛開,跨境返學的‘同學仔’過關、坐車要切記小心?!毙iL朱偉林說。他請當天返校的跨境學童站上國旗下的主席臺,合影留念。
所謂跨境學童,是指擁有香港永久居民身份、在香港上學、平日卻居住在內地的學生。據香港特區政府教育局數據,現有約三萬名跨境學童,其中約九成居住在深圳。2020年初開始,受新冠疫情影響,這些跨境學童無奈告別了香港的校園和課堂。
時隔三年,2023年2月6日,香港與內地恢復全面通關??缇硨W童們陸續回到久違的校園,每天早起過關上學的日子,從回憶變成現實。
“網友奔現的日子”
鳳一小學有750余名學生,其中跨境學童有二百多名。2月13日的歡迎儀式上,一名高個子女生獨自穿著黃色格子襯衫,站在穿著整齊校服的人群中,格外顯眼。她是五年班的跨境學童黃靜琦,過去三年間長高了不少,已有的校服不再合身。
她的好朋友——同樣是第一天復課、早會上忘記了校歌怎么唱的五年班陳夢儀就站在她身旁。當天早上八點在學校多功能廳做核酸快測時,她們倆才碰上面。陳夢儀一進門,黃靜琦“騰”的一聲從座位上站起來,小跑著上前,給了她一個擁抱。她們倆上一次見面是四個月前,2022年11月在深圳考試的時候。
類似的歡迎儀式在多所學校發生著。2月6日一早,香海正覺蓮社佛教陳式宏學校(以下簡稱陳式宏學校)學生事務及學校發展主任蔡兆銘特意等在上水站地鐵口,迎接首日返校的跨境生們:“這是(返校的)最后一段路了,一定要有始有終?!焙芏鄬W生一出地鐵就認出了老師,興奮地跑來要拍合照。雙方視頻過很多次,但實際見面還是三年中的頭一次。
香港與內地恢復全面通關第一天,陳式宏學校就有三十多名跨境生返校。校長方子蘅很重視學生們返校的儀式感,每天都會與首日返校的跨境生一塊吃飯,送上祝福包:“我們希望有個性化的照顧,讓他們感覺到被歡迎?!?/p>
返校人數更多的是中學生。香港特區政府政務司司長陳國基在發布會上說,跨境學生恢復面授課堂相關安排分兩階段進行:2月8日起首先恢復中學生面授課堂,22日起小學生、幼稚園學生及特殊學校學生也將恢復面授。
就在2月8日上午,陪讀媽媽鄭悅在鳳溪中學后門看見,學校為跨境生舉行了一個很大的歡迎儀式,老師帶著他們逛校園,認識新環境。
在宣道會陳朱素華紀念中學讀了半年書,這還是初一學生徐子聰第一次見到自家的校園。他將返校日戲稱作“網友奔現的日子”。同學們的樣子都在上網課的Zoom軟件出現過,徐子聰看著他們下課后嬉戲打鬧,感覺很羨慕。
過去三年,他一直在家上網課,對著電腦,從早上8點坐到下午3點半,很少運動,長胖很多,從疫情前的七十幾斤變成將近110斤,眼睛也近視了,大概二百多度。
朱偉林注意到了學生們的變化。盡管香港教育局為上小學、幼稚園及特殊學校的跨境學童們定下的回港上課時間點是2月22日,但他已經“不愿再等”。2月1日,香港與內地尚未全面通關,鳳一小學已經以申請通關配額等方式,讓校內約三十多名跨境生回港上課。
在當日香港媒體報道中,鳳一的做法被稱作“搶先復課”。但朱偉林覺得這不算“搶先”,1月初,他看到香港政府計劃農歷年后恢復跨境學生回港上實體課的消息后,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網絡編輯: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