姐弟辦假期刊斂財1800萬:更深層次問題是“學術生產過?!必煸u
關鍵在于社會是否真的需要這么多人來吃學術這碗飯?納稅人是否真的需要這么多論文與期刊?其實答案早就不言自明了:這是學術生產過剩(overproduction)。
(本文首發于2023年2月16日《南方周末》)
責任編輯:陳愷辰
象牙塔中人為了拿學位、評職稱、報課題,催動“論文市場”竟“需求旺盛”到何種地步。
日前,北京順義法院審理的一起非法經營案引發關注:一對姐弟召集代理人員仿效正規期刊進行征稿,并私自印刷“假期刊”,僅用四年時間便代發論文十余萬篇,牟利1800萬余元。數額之巨大,套路之簡單,“標的物”之特殊,都讓公眾為之矚目。
這對姐弟在短短四年間便釣得十余萬篇論文“上鉤”,可見象牙塔中人為了拿學位、評職稱、報課題,催動“論文市場”竟“需求旺盛”到何種地步,也堪稱一出當代版的“儒林外史”。而姐弟二人之所以招搖過市,恐怕還有一個不得不說的理由:他們的行為除了“無證經營”外,恐怕不少“經營方式”還與時下的正規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網絡編輯:木易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