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7城公共空間體驗榜2022: 哪座城市的共享客廳更耀眼?
城市經濟體量與城市公共空間體驗排名具有較強的相關性。從城市公共空間體驗排名來看, “上北深廣”蟬聯城市空間榜單前4名,杭州和蘇州同樣蟬聯第5和第6名。
人口規模龐大且大多都位于南方,是消費空間體驗值前十名城市的共同點。值得關注的是,武漢是其中最大的“黑馬”。
除去幾座頭部城市外,一般城市呈現出政府與市場為文化空間相互“補臺”的現象——人均藏書量側重地方傳統,影院量取決于市場環境。
在人口競賽中,提升城市公共空間的數量和質量顯得尤為重要。
(本文首發于2023年2月16日《南方周末》)
責任編輯:豐雨
共享城市的公共空間,是全體市民城市權利的重要部分。在以人為核心的新型城鎮化進程中,公共空間的重要性愈加凸顯。
東南大學教授童明在《城市公共空間的品質在于它的公共性》中寫道,公共空間是城市生活的主要場所,是一座城市的共享客廳……它也體現著城市的主要形象,是通往城市靈魂的重要窗口。
在“理想之城”的指數模型框架,研究團隊第三次觀察國內重點城市的公共空間。讓我們再次透過公共空間這扇窗口,看見城市的靈魂。
研究團隊2022年依舊選取全國57座重點城市作為監測對象,通過消費空間、文化空間、交通空間三個維度,對城市公共空間進行量化指標評價。相較2021年的評價指標,研究中心在消費空間、交通空間均有不同程度的調整。
在更為嚴謹的指標評價體系下,老牌“一線”北上廣深和“新一線”杭州、蘇州維系著領先的位置;而部分省會城市排名躍升明顯。公共空間體驗榜排名顯示出與城市經濟體量、人口基礎規模較強的相關性。
經濟發達城市體驗值高
城市公共空間的重要性便是在于對“人”的吸引。與此同時,“人”對于公共空間的需求,促進城市公共空間的不斷改善與進步。隨著人們物質生活與精神生活的提升,城市公共空間的品質成為人們選擇是否留在一個城市的重要參考,而城市也因為“人”的聚集而變得更加繁榮。
① 經濟實力越強,公共空間體驗榜排名越靠前
城市經濟體量與城市公共空間體驗排名具有較強的相關性。從城市公共空間體驗排名來看,“上北深廣”蟬聯城市空間榜單前4名,杭州和蘇州同樣蟬聯第5和第6名——在2020年的排名中,杭州曾超越深圳位居第四;如今“一線”城市的位次雖有所調整,但依舊保持領先。排名前24座城市中,有19座城市是萬億“俱樂部”成員。而非“萬億俱樂部”成員大連、昆明、沈陽和廈門這四座城市,2021年GDP也均超過7000億元,僅有烏魯木齊GDP總量相對不高。
烏魯木齊排名的靠前,體現出這座自治區首府城市自身的努力,以及國家政策對邊疆地區的扶持。
此外,城市經濟體量與城市公共空間體驗排名也并不完全耦合。
比如,“萬億俱樂部”成員,如東莞、南通、泉州排名并不靠前,甚至有些落后。南通排名第36,東莞排名第39,泉州排名第42。這三座城市的共同點便是工業化程度極高,但城市化水平卻有待改善。
過去的城市發展模式,是專心“搞錢”而忽略城市建設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網絡編輯:佳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