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人“外娶”已超“外嫁”,對跨國婚姻當有新思路丨快評
自2018年始,中國涉外婚姻中“外娶”的比例(56.4%)已經首次超過“外嫁”(43.6%)的比例,而且這一差距在2019年繼續擴大(60.6% VS 39.4%)。
然而,相較于國內婚姻,中國涉外婚姻的規模仍然微不足道:2020年國內婚姻登記人數是814.3萬對,跨國婚姻人數(17191對)與之相比僅占0.21%,十分微弱。作為對照,韓國2019年的跨國婚姻登記數就達2.4721萬對,在結婚登記總數(23.9萬對)中的占比高達10.3%。
責任編輯:陳斌
連日來,“彩禮”話題又屢屢登上熱搜。比較惹人注目的有“女青年簽署承諾書不要高價彩禮”“評選‘最美丈母娘’標準之一是女兒婚前未曾索要高價彩禮”“某地彩禮限高,不得超過五萬元”“婚事酒席不超過20桌”等等新聞。
不少媒體都將這些現象安上了“拯救生育率”“挽救中國婚姻”等噱頭,各地出臺政策時也不約而同地寫上了“移風易俗”等字眼。但也有輿論質疑:各地出臺的這些政策能否收到真正的效果,是否也還有公權力越界的嫌疑。
應當承認的是,“高價彩禮”恐怕并非當今年輕人“不婚不育”的主要原因,“整治高價彩禮”與“保住中國婚姻/生育率”之間是否存在因果鏈條也值得懷疑。首先,婚姻、生育、戀愛三者在當今社會已有互相脫鉤之勢(比如“生育登記取消結婚限制”政策),整治甚至取消高價彩禮僅僅只能對抱持傳統“戀愛婚姻家庭”觀念的人群生效。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校對:胡曉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