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高檢:依法穩慎辦理涉上市公司退市案件,大力追贓挽損
檢察機關在運用法治力量維護經濟安全方面發揮重要作用。
過去一年,檢察機關在懲治各類金融犯罪、加強證券犯罪檢察工作、營造更好法治化營商環境等方面取得了哪些成果?
2月18日,最高人民檢察院第四檢察廳廳長張曉津在最高檢廳長網絡訪談活動中介紹,檢察機關2023年將依法處置金融信貸領域風險,促進資本市場法治建設。
做好內幕交易案件司法解釋修訂
2021年9月,最高檢駐中國證監會檢察室揭牌成立。聚焦重點領域重大案件,加大辦案力度,確立“零容忍”總基調。
2022年全國檢察機關起訴證券期貨犯罪230余人,起訴涉私募基金犯罪770余人。
駐會檢察室直接辦理和指導下級檢察院辦理了康美藥業、康得新、獐子島、北八道等一批有重大社會影響的財務造假、操縱市場、內幕交易等犯罪案件。
最高檢還與公安部、證監會聯合開展打擊證券違法犯罪專項行動,集中辦理19起重大案件,同時督辦30起檢察機關在辦的財務造假、操縱證券市場和涉私募基金犯罪重大案件,向資本市場釋放了檢察機關對證券犯罪“零容忍”的強烈信號。
張曉津介紹,目前,駐會檢察室繼續推進制定修改辦理證券犯罪案件司法解釋、指導意見等工作,著力解決證據收集采信、法律適用、法律政策把握等多方面問題,為從嚴打擊證券違法犯罪提供制度支撐。
2023年,檢察機關將對證券期貨犯罪堅持“零容忍”總基調,重點懲治財務造假、操縱市場、內幕交易、上市公司實控人、大股東侵害上市公司利益以及涉私募基金犯罪,加大對上市公司“董監高”、金融從業人員、中介機構以及配資、“黑嘴”、洗錢等黑灰產業犯罪的追責力度。
將依法穩慎辦理涉上市公司退市案件,大力追贓挽損。落實最高檢、證監會《關于建立健全資本市場行政執法與檢察履職銜接協作機制的意見》,加強駐會檢察室建設,建立健全檢察系統與證監系統全面合作監督關系。
張曉津還介紹,將持續落實檢察機關證券犯罪案件交辦制度,履行好刑事訴訟主導責任。積極做好內幕交易案件司法解釋修訂以及相關規范性文件制定工作。
將制發辦理洗錢案件司法解釋
打擊整治養老詐騙專項行動是2022年經濟犯罪檢察的一項重要工作。
專項行動期間,全國檢察機關共批準逮捕各類養老詐騙犯罪7594人,提起公訴8516人。最高檢對社會影響惡劣、具有典型意義的10起重大養老詐騙案件掛牌督辦。
專項行動期間,各地檢察機關共立案辦理涉養老詐騙公益訴訟案件332件,制發檢察建議779份,如廣東、山東、北京等地檢察機關針對辦案中發現的涉老年人金融業務、養老金融產品營銷、非法金融活動防范等方面的問題,以檢察建議、會商座談等方式提出意見建議。
張曉津介紹,2023年,檢察機關將常態化開展打擊整治養老詐騙工作。依法懲治犯罪養老、鄉村振興、綠色發展、區塊鏈、虛擬幣、數字藏品、私募基金等領域非法集資犯罪。落實推進打擊治理洗錢違法犯罪三年行動計劃,制發辦理洗錢案件司法解釋。持續協同落實“三號檢察建議”,助力更加有效防范金融風險。
深入推進涉案企業合規改革試點
2022年4月,涉案企業合規改革試點在全國檢察機關全面推開。在經濟承壓前行中,涉案企業合規改革試點起到了以法治穩企業穩預期,保就業保民生的積極作用。
比如,湖北一民營企業在經營中涉嫌犯罪,檢察機關辦案中促其合規整改,6個月后,經第三方監督評估組織嚴格評估、確認合格,依法決定不起訴。整改后企業生產經營步入正軌,新增投資上億元,帶動就業上百人。
張曉津介紹,2022年,全國檢察機關累計辦理涉案企業合規案件5150件,其中適用第三方監督評估機制案件3577件,對整改合規的1498家企業、3051人依法作出不起訴決定。
2023年,檢察機關將深入推進涉案企業合規改革試點,積極穩慎探索在重大復雜案件和國有企業、大型企業、跨國企業案件中適用,推進刑事訴訟全流程適用。充分適用第三方監督評估機制,促進涉案企業“真合規”“真整改”。
張曉津還介紹,2023年,檢察機關將積極落實民營經濟司法保護政策,依法嚴懲侵犯民營企業利益的合同詐騙、強迫交易等犯罪。強化立案監督,加大對違規立案、撤案,以刑事案件名義插手經濟糾紛的監督力度。鞏固深化涉民營企業刑事“掛案”專項清理成果,健全遏制預防“掛案”長效機制。依法能動履職,推動民營企業內部腐敗治理。
在數字經濟領域推進企業合規改革
2022年檢察機關在打擊治理電信網絡詐騙方面有哪些具體舉措?
張曉津介紹,2022年1至11月,全國檢察機關起訴利用電信網絡實施的詐騙犯罪分子2.4萬余人,起訴為詐騙分子提供各類技術支持或者幫助的犯罪分子11.4萬余人,起訴協助轉移贓款的犯罪分子6.8萬余人。
最高檢會同公安部聯合督辦兩批8起跨境電信網絡詐騙案,取得積極進展,如浙江省檢察機關辦理的“12.30”案,目前已起訴350人,其中4名主犯被一審判處無期徒刑至十年三個月有期徒刑,并處沒收財產或罰金。
張曉津介紹,2023年,檢察機關將依法精準嚴懲電信網絡詐騙及其關聯犯罪,深入參與“斷卡”“斷流”“拔釘”專項行動,重點打擊詐騙集團以及與之關聯侵犯公民個人信息、幫助洗錢黑產團伙。
將依法懲治危害數據安全犯罪活動,加大關鍵信息基礎設施司法保護力度。積極穩妥在數字經濟領域推進企業合規改革。
將開展打擊騙取留抵退稅治理
老百姓對食品藥品安全問題非常關心。
2022年1月至11月,全國檢察機關起訴危害食品安全犯罪9168人,危害藥品安全犯罪1876人,指導辦理上海梅隴鎮“問題豬肉”案、河北青縣“瘦肉精”羊肉案等輿論高度關注案件。
此外,最高檢還聯合公安部、國家藥監局掛牌督辦兩批20起重大藥品犯罪案件。
張曉津介紹,2023年,檢察機關將依法從嚴懲治危害食品安全、假劣藥、妨害藥品管理犯罪。深入推進食用農產品“治違禁 控藥殘 促提升”行動,遏制違法使用禁限用藥物和常規農獸藥殘留超標問題。依法嚴懲制售偽劣農藥、獸藥、化肥犯罪,全力維護國家糧食安全。
張曉津還介紹,2023年,檢察機關將大力加強走私涉稅刑事檢察工作,維護稅收秩序、國門安全。
積極參與“國門利劍”等專項行動,聚焦武器彈藥、瀕危物種及制品、成品油、凍品等重點領域,聚焦粵港澳、海南自貿港、陸路邊境等重點地區,依法嚴懲走私犯罪。
聚焦石油煉化、網絡直播、影視文化等重點領域,依法打擊空殼公司、職業化犯罪團伙和嚴重危害稅收犯罪,開展打擊騙取留抵退稅治理。
強化協作機制建設,推動落實海南自貿港緝私司法協作機制、打擊粵港澳海上跨境走私犯罪聯席會議機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