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2008書單

“光榮屬于八十年代的新一輩”,那是他們的幸運或不幸,對我,卻意味著青春期的一個漫長虔敬的注目禮。網絡上的“回憶碎片體”并不少,但能像這樣漸漸積攢成規模的并不多見。

責任編輯:劉小磊

☆黃昱寧(上海譯文出版社編輯)

《中性》,[美]杰弗里·尤金尼德斯著,主萬、葉尊譯,上海譯文出版社,2008年1月

近年最讓我驚喜的長篇。整整641頁的《中性》,直到第302頁,才第一次出現了完整的書名。那一章的題目就叫Middlesex,直譯過來是“米 德爾塞克斯”——美國底特律的一條街。小說里敘述的那個美國籍希臘裔家族,正是從這一頁開始遷居此地的。鑒于本書主人公的雙性人身份,誰都看得出這個地名 語帶雙關。無論在結構還是在內涵上,這里都是《中性》的“中點”,瞻前則可見浩浩蕩蕩的家族傳奇,顧后則重在窺探個人心理之演進。貫徹小說始終的是作者“ 居中”的自覺意識?!尔惱?middot;布瑞斯珂的中國眼睛》,[美]帕特麗卡·勞倫斯著,萬江波等譯,上海書店出版社,2008年6月

在伍爾夫的小說《到燈塔去》中,麗莉·布瑞斯珂是一個“有一對中國眼睛”的女子。借著這雙眼睛,本書作者勞倫斯把時光拉回到上世紀30年代,將彼時 的兩個文學團體——中國的新月社和英國的布魯姆斯伯里作平行研究,從新月派女作家兼畫家凌叔華與伍爾夫的外甥朱利安·貝爾的私情開始,漸漸將八卦沉淀成文 化。當卷軸完全展開時,我們發現,這是一席中英作家、學者之間的有關個人、民族、文學和美學的對話。出于復雜的文化禁忌和性禁忌,這對話的聲音曾被長期遮 蔽,惟其如此,當它們重新被盡可能充分地展示在作者所謂的“開闊之地”時,我們的耳膜被輕輕地震顫了一下。

《閃開,讓我歌唱八十年代》,張立憲著,人民文學出版社,2008年4月

作者是1970年生人,青少年橫貫整個1980年代。我比他小5歲。他們那一代弄潮的時候,我剛剛挨近沙灘,好不容易一腳踩上去了,1990年代的 海面已歸于平靜。整個中學時代,我差不多就是隔著五六年的差距,仰視無數個張立憲在大學校園里賽詩,然后把那些句子轉抄到自己的筆記本上。“光榮屬于八十 年代的新一輩”,那是他們的幸運或不幸,對我,卻意味著青春期的一個漫長虔敬的注目禮。網絡上的“回憶碎片體”并不少,但能像這樣漸漸積攢成規模的并不多 見。雖然作者自述“想起來就寫,拎起來就說”,但事實上,這12章所選取的主題都是承載著歲月流逝的容器,那些羅列出來的書籍、電影,都是群體記憶的見 證。那是個可能性從“貧瘠”漸變為“豐富”的年代,獲得信息和娛樂的渠道遠比今天狹窄,也就是說,那些被“久經傳閱”或者“久經傳唱&rdqu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立即登錄

網絡編輯:莫希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
午夜宅男在线,中视在线直播,毛片网站在线,福利在线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