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田鹿談《西游記》的世界觀:神工鬼斧,重構大千

“如果中國的小說只能留下一部,那么它就應該是《西游記》。因為中國文化的生長性要素,《西游記》無不具備?!保▍墙M緗)

《西游記》對中國乃至世界文學、文化的巨大影響,是怎么評價都不過分、怎么分析都無法窮竭的。即使擇其巨大而遺其細小,也依然能講三天三夜。所以,從哪里說起,還真是個頗費躊躇的問題。思前想后,我決定來聊聊《西游記》的世界觀。

毫不夸張地說,《西游記》最大的貢獻,就是它以驚人的想象力,為中國人構建的那個完整而貫通的世界。這個世界的意義遠遠超出了文學的范疇。在科學昌明的時代到來之前,在普通老百姓心中,假如要讓他勾畫出一幅“世界地圖”,許多人心中的世界大抵是這個樣子:地上是人王的世界,地下是閻王的領地;天上有玉帝,四海有龍王,西方有佛祖,海外有仙山;還有許多洞天福地,棲息著一班菩薩散仙。這些人掌管著整個世界,彼此相安,共同維持著這個世界的運轉。那么,這個“世界全圖”的構成是誰提供給中國民眾的?根據諸多學者的考證,主要就是《西游記》的影響。在這個意義上,我們甚至可以說,《西游記》是建立起傳統中國普通百姓“世界觀”的一部奠基之作。

下面,我們通過時空組合、人員構成、運行邏輯這三個方面,對《西游記》的世界觀加以說明。

《西游記》的時空組合

《西游記》的世界構成,可以分為三個垂直的空間:天庭、地面和地下。天庭是玉皇大帝所統轄的地方,居住者包括玉皇大帝、西王母、太白金星、二十八星宿、天兵天將等。在《西游記》的描述中,天庭的主體部分類似一座城池的構造,有四個天門,分別由四大天王把守。有意思的是,天庭本身也是分層的,最高處就是太上老君所居住的“兜率天宮”。地下世界是十殿閻羅以及鬼魂所居住的地方,也就是人們平時所說的“地獄”?!段饔斡洝分袑懙降鬲z的地方寥寥可數,比如唐太宗魂游地府、悟空大鬧地府撕毀生死簿、因六耳獼猴事件到地府辨別真假美猴王、東平府搭救寇員外增加其一紀陽壽等。地面世界是人類所居住的地方,也是《西游記》中唐僧師徒的主要活動空間。按照《西游記》的描述,其主體部分是所謂“四大部洲”:東勝神洲、西牛賀洲、南贍部洲、北俱蘆洲。這四大部洲的周圍是由海水包圍的,而在海面上,則有一些海外仙島星羅棋布,仙島上居住著一些菩薩散仙。

那么,這個空間,是作者的向壁虛構嗎?不是。比如海外仙山的設置,來自中國的神話傳說以及道教經典;四大部洲以及陰曹地府的設置,主要來自佛教;四大部洲的方位關系整合自古絲綢之路的實際旅行經驗;而其中涉及的一些神仙具體的住處,如觀音菩薩所在的南海普陀山、普賢菩薩所在的峨眉山、文殊菩薩所在的五臺山等,則來自當時中國的宗教圣地的實際地理分布。正是這三重空間,為《西游記》的故事展開,特別是為孫悟空的施展騰挪,提供了一個廣闊而立體的舞臺。

再說《西游記》的時間。

在《西游記》中,多次寫到天庭的時間快慢與人間不同。比如孫悟空第一次上天庭擔任弼馬溫,在履職大半個月之后,因為得知弼馬溫乃是不入流的小官而回到花果山,群猴叩頭迎接,辦酒接風,都道:“恭喜大王,上界去十數年,想必得意榮歸也?”悟空道:“我才半月有余,那里有數十年?”眾猴道:“大王,你在天上不覺,天上一日,就是下界一年哩!”這是在《西游記》里第一次點明天界與人間時間的差別。關于這一點,后文還有幾次提到,比如后來托塔天王的干女兒錦毛老鼠精把唐僧捉進無底洞準備成親,悟空在無底洞發現錦毛老鼠精供奉的托塔天王李靖以及哪吒三太子的牌位,就拿著牌位上天宮與李靖理論。李靖早就忘了下界還有這么個干女兒,認定悟空是無理取鬧,還是哪吒在一旁說明原委,李靖才恍然大悟。悟空得理不饒人,就要拉著李靖到玉帝處打官司,還是在一旁的太白金星說了一句:“大圣,‘俗話說一日官司十日打’,這天上一日,就是下界一年。等到官司打清了,怕是小和尚都生出來了?!蔽蚩者@才停止了和李靖的糾纏,共同下界去捉拿妖怪。

關于人間和下界的時間快慢,在《西游記》里沒有明顯的不同。比如孫悟空大鬧陰曹地府,從被捉到地府到扯碎生死簿、打出幽冥界,都發生在孫悟空酒醉后的那一夜。這似乎表明,在作者的觀念中,地府與人間的時間節奏基本上是同步的。

《西游記》中的時間邏輯,有著很深的文化淵源。中國很早就有所謂 “洞中(天上、山中等都是這種說法的變形)方一日,世上已千年”的說法。文學作品中對這一點也有所體現,一個知名度極高的故事就是東晉虞喜的《志林》中“王質爛柯”的故事,說王質到山中砍柴,見到兩個童子下棋,于是在一旁觀看。等到一局結束,再看身邊的斧子,斧柄已經爛掉了。他回到家鄉,父母早已故去,原來就在他看棋的這一段時間,世間已經過了一百多年了。這種不同地域的時間快慢不同的觀念,應當是出于佛教的影響。佛教中,不同世界的時間快慢有著懸殊的差別,比如彌勒菩薩所在的兜率天,那里的一晝夜,就相當于人間的四百年。在佛教傳入中國以前,并沒有這種不同地域時間快慢不同的記載,但到了佛教在中國影響日益廣泛的魏晉之后,這種說法也隨之興盛。

而造成這種不同地域時間不一觀念的根本原因,則在于人的心理特質。人對于時間的感受,總是快樂時覺得時間過得很快,痛苦時覺得時間過得非常緩慢,所謂“度日如年”“快樂”(“快樂即無時間感”)等常用詞語就在揭示這一特質。而當今心理學關于“心流”“高峰體驗”等心理狀態的描述,其實也都抓住了心理時間與客觀時間的差異這一特點。人們將天宮、仙洞等視為理想、快樂之地,所以在想象中賦予了那里“天上方一日,地下已千年”的不同于人間的時間節奏。

《西游記》里的人員構成

《西游記》中的人物,大致有四類角色:神仙、妖魔、人、鬼。鬼很簡單,就是人死后的靈魂;妖魔起源于古老的“物老成精”“萬物有靈”的觀念,也比較簡單,所以不必細說。

比較復雜的是神仙。

按照《西游記》中的分類方法,神仙有五種。這個分類法是借如來之口說出的。當時悟空和六耳獼猴爭執不下,打到如來跟前,請如來裁決。如來先問觀音:“觀音尊者,你看那兩個行者,誰真誰假?”菩薩道:“前日在弟子荒境,委不能辨。特來拜告如來,千萬與他辨明辨明?!比鐏硇Φ溃骸叭甑确V大,只能普閱周天之事,不能辨識周天之物,亦不能廣會周天之種類也?!逼兴_請示周天種類。如來道:“周天之內有五仙,乃天、地、神、人、鬼;有五蟲,乃蠃、鱗、毛、羽、昆?!币簿褪钦f,仙分五類:天仙、地仙、神仙、人仙、鬼仙。

《西游記》里對于神仙的分類,絕非作者杜撰,而是有明確來歷的,這個來歷,就是道家內丹派的經典著作《鐘呂傳道集》,作者為唐末五代時的著名詩人、道學家施肩吾。全書以漢鐘離與呂洞賓師徒問答的形式,論述內丹術要義,以天人合一思想為基礎、陰陽五行學說為核心、煉形煉氣煉神為方法,系統完整地論述了內丹學說,建立了鐘呂派內丹體系,對后世影響極大。書中對于仙,按照等級,由高到低做了五類劃分,就是天仙、神仙、地仙、人仙、鬼仙。

這些神仙來源十分廣泛,其中相當一部分來自佛教,比如如來佛,觀音、文殊、普賢、地藏王等菩薩,以及阿難、迦葉等羅漢。還有一部分來自道教,比如太上老君、張天師、許真君等。當然,道教的神仙譜系十分龐雜,里面的一些神祇向上追溯,還是能追溯到佛教中去,比如托塔天王李靖、哪吒三太子等,原本也來自佛教。還有一些神仙,比如河伯、雨師、雷公、電母、火神等,早在道教出現之前就已經存在了,應該說出自神話傳說。

那么,為什么《西游記》中的神仙構成會如此龐雜?答案是:《西游記》中的神仙,根本就不是來源于嚴格宗教意義上的神仙譜系,而是源于民間信仰。民間本缺乏嚴格意義上的宗教信仰,對于神仙,多是所謂“臨時抱佛腳”的功利態度,沒有興趣去嚴格區分他們的宗教歸屬。

西游記》的運行邏輯

將西游世界如此復雜的來源組織得如此井井有條,是因為在作者創造的那個世界里,他有自己的一套邏輯。

就《西游記》的基本邏輯而言,其實是把人間的建構搬到了那個由仙、妖、人、鬼構成的世界之中。這其實也就是明清時代的小說評點家們一再強調的“極幻”后面的“極真”——以非現實的筆墨表現的社會現實。比如林庚先生所指出的,唐僧師徒的西行,實際上是以走江湖的客商、好漢的經歷為其藍本的。天庭,基本上就是人間朝廷的建構。比如車遲國和比丘國的故事,都有對于明代皇帝佞道的諷刺。又比如在《西游記》中,取經團體所遇到的妖怪大致可以分為兩種,一種是自生自滅于天地之間的野勢力妖怪,可以把他們看作人間的普通山大王、土匪之類;另一種則與天界有著千絲萬縷的關聯,可以把他們看作人間那些與官府有著密切關聯的黑惡勢力。這些妖魔命運迥異——在《西游記》中,那些與天界沒什么關聯的野勢力妖怪,基本上都被打死了;與上界仙佛有關的,卻全部活了下來——也可以看作對當時社會上普遍存在的同罪不同罰現象的反映。

但《西游記》畢竟是一部溝通仙妖人鬼不同世界的非現實主義作品。這就需要為這個不同于現實的世界設定一套自己的邏輯,因為沒有邏輯的世界是混亂的、不可理解的。

在《西游記》的世界里,神仙并非無所不能。這種設定是必須的。從寫小說的角度來設想,如果想讓小說有基本的劇情,法力就不應該是無所不能的。如果神仙或者妖魔掌握了法力就無所不能、無所不有,那么他們也就不需要和這個世界發生關聯,任何劇情也就都沒了意義。

在《西游記》里,四種生命形態之間的關聯是多樣的,而最核心的,則是“資源”的設定。

資源構成了《西游記》里眾多仙妖人鬼最重要的交流媒介。在《西游記》里,資源又可以分成稀缺資源和一般資源。一般資源的種類比較多,比如下界眾生的肉體、齋供的食品、供奉上界的香火、人間燒給陰間的紙錢等等。這些一般性資源,構成了天、人、妖、鬼交流的基本媒介。稀缺資源在《西游記》里只有四種:王母娘娘的蟠桃、五莊觀的人參果、太上老君的仙丹,以及唐僧肉。這是因為,在《西游記》里,神仙和妖魔的壽命在理論上是無限的,但這個“無限”是有條件的,就是要突破每五百年一次的“雷”“火”“風”三劫。而要躲避這“三災利害”,就要依賴蟠桃、仙丹、人參果、唐僧肉。前面三種資源都壟斷在強有力的人手中,對于下界妖魔而言,唐僧肉差不多是他們能夠期盼的唯一稀缺資源了,所以當唐僧路過他們所在的地界,他們才會不擇手段地搶奪,而這構成了《西游記》情節進展的最大推動力。

《西游記》的世界,就是這樣一個來源極其復雜的世界。我們指出西游世界的構成來源,并不是要否定作者具有豐富的想象力。能將來源如此復雜的世界組織得井井有條,本身就是豐富想象力的證明。作者站在當時中國人既有條件的基礎上,不拘泥于某家某派的固定立場,提供了一張“宇宙全圖”,力圖給那個世界以一種包容性極強的解釋。比如對天地之數的解釋,就吸取了宋代理學家邵康節的解釋;對世界構成的理解,則汲取了佛教“四大部洲”的解釋。當然,作者生活的明代中晚期,科學技術還不發達,沒有可能將宇宙大爆炸作為宇宙的開端;對于人類何時出現,也不可能以達爾文進化論來解釋;但在科學昌明之前,作者對于世界的解釋,就是最有包容力和說服力的了。

這種強大的整合能力來自作者對宇宙事物的終極關懷。一部《西游記》不是從具體的事件寫起,而是從開天辟地、天地之數、四大部洲寫起,沒有這種囊括八方萬合、古往今來的宏大思考,是不可能做到的。實際上,中國一直不缺乏像作者這樣的人,如偉大詩人屈原就在《天問》中對于宇宙起源、天地運行、歷史規律等問題發出了一系列大哉問,這背后,是對終極問題的認真思考以及思而不得的困惑。正是這種精神支撐著人類對于世界的探索,也因為同樣的原因,《西游記》產生之后,它所創立的這個世界,就扎根在中國人心中,成為中國人理解世界、展開想象的舞臺。

網絡編輯:kuangyx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
午夜宅男在线,中视在线直播,毛片网站在线,福利在线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