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墓殉人Vs《翦商》:“周滅商是為了廢人殉”成立嗎?

儒家從實際上并不算黃金時代的商周提取一些積極因素,構建出與近代社會若合符節的“三代之治”,確實是很了不起的本事,將“三代之治”作為黃金時代的代名詞以鞭策現實也未嘗不可,但是從還原史實的角度,對商、周兩朝都沒有必要溢美

責任編輯:陳斌

經過2018-2022年近四年的發掘,陜西省咸陽市旬邑縣西頭遺址的考古已經取得階段性成果,近日更是有重大發現。

西頭遺址發現了商周時期古城,面積初步判斷達到80萬平方米,有可能是周朝宗周六師中豳師的駐地。而在時間判定為商末周初的貴族墓葬中,周朝貴族的M90甲字形大墓竟然發掘了43具殉人。商周王室與貴族墓葬等級從高到低分為亞字形、中字形、甲字形,甲字形墓葬對應諸侯級別,這位周朝諸侯的墓葬也是已經發掘的西周墓葬中殉人最多的一座,與商朝貴族可以一比。

這也讓“周滅商是為了人道主義,為了消滅人殉”的歷史敘事陷入尷尬的境地。這種說法并不是來自儒家,而是來自近期大熱的歷史讀物《翦商》。事實上,儒家確實宣稱周武王對商朝“恭行天罰”,但天罰的內容不包括商朝搞人殉。

從《牧誓》看武王為何伐紂

我們看看周武王滅商時,在牧野大戰之前作的《牧誓》,這篇誓辭被收入《書》(即后世之《尚書》)中,是上古時代的重要文獻,在《牧誓》中,周武王聲討了紂王的諸般罪狀,以證明周滅商的合法性。

這些罪狀包括:①“惟婦言是用”(讓后妃凌駕于貴族之上);②“昏棄厥肆祀”(不祭祀先祖,因而也就不用重視靠先祖血脈獲得地位的宗室貴族);③“昏棄厥遺王父母弟不迪”(不重用宗室貴族);④“乃惟四方之多罪逋逃,是崇是長,是信是使,是以為大夫卿士”(讓一些沒有貴族身份的外地人當大夫卿士,取代貴族);⑤讓上面這些人“暴虐于百姓”(此時的“百姓”是指氏族首領群體,并非老百姓)。周武王宣稱,因為商王有以上這些罪狀,所以周人要“恭行天罰”,消滅商朝理直氣壯。

這些罪狀,綜合起來看,其實只有一條,就是紂王的集權。紂王利用后妃、外地人、身份低賤的人,在政治上取代貴族、打擊貴族,另外,通過削弱祖宗的神權,來削弱因為先祖血脈獲得地位的宗室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立即登錄

校對:胡曉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
午夜宅男在线,中视在线直播,毛片网站在线,福利在线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