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畢業”的腹黑
日人對涉及終末的概念,比較忌諱,即使在非說不可時,也會規避直接的表達,而選擇一種委婉的說法:如把死亡說成“他界”,雜志??f成“休刊”,情侶分手說成“保持距離,還是朋友”,等等。畢業的引申義,正是這種文化的產物。
責任編輯:劉小磊
日本女作家酒井順子和她的新書《無以為家》(朱田云譯,人民文學出版社,2022)。
十幾年前,我從長期供職的日企辭職,決定獨立碼字。通勤的最后一天,下班后,日本老板召集部門同事,為我開歡送宴。舉杯時,老板代表大家祝賀我從公司“畢業”,開啟第二人生。我對這個說法自然不陌生,但用在自己身上還是頭一次。那一瞬,我意識到,作為“社會人”,我又畢了一回業。這回畢的不是大學、研究院,而是公司,是我的上班族生涯。
中文的“畢業”是很傳統的詞匯,語義早已固化,幾乎無需解釋。查《辭?!房s印本(1999年版),對“畢”的釋義是“結束。如禮畢;畢業”,《孟子·滕文公上》載:“公事畢,然后敢治私事?!?/p>
“畢”的近義詞為“卒”(通“卆”),《古漢語常用字字典》(第4版)對“卒”的釋義,做名詞意為“終,完畢,結束”,如《論語·子張》:“有始有卒者,其惟圣人乎!”做副詞時,是“終于”,如《史記·李斯列傳》:“卒成帝業?!?/p>
卒于某業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