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2年梅蘭芳取道廣州回滬之謎
抗戰時滯留淪陷區的演藝界名人,為人身安全起見,被迫從事一些“不得已”的活動,除梅蘭芳外,薛覺先等粵劇名伶也不免此厄。
責任編輯:劉小磊
淪陷時期梅蘭芳“蓄須明志”,不在日軍、汪偽統治下演出,此事早已廣為人知。然而,1942年5月梅蘭芳到廣州參加偽廣東省政府成立二周年“紀念”活動,恐怕知者不多?;蛟S正是5月份的廣州之行,使他能在7月份返滬。
1938年4月,也即上海淪陷初期,梅蘭芳仍在天蟾舞臺正常演出(謝思進、王麗華編著《梅蘭芳藝術年譜》)。4月底,梅氏赴香港,決定暫不回滬,一住數年,直到1942年7月27日返滬。1942年梅蘭芳新收弟子李玉茹回憶道:“我從梅師學藝是在1942年夏天。那時,上海處在日本侵略者的統治之下,梅先生為了表現中國人民的氣節,蓄須明志,謝絕舞臺……”(王長發、劉華《梅蘭芳年譜》第145頁)。王、劉《年譜》說,梅蘭芳蓄須,是從1941年12月珍珠港事件爆發后開始。據該年譜記載,1942年“由于侵港日軍不斷糾纏,決定取道廣州返滬,與家人同居”。此次“取道廣州”是什么情形,之前未見有過詳細記載。傅謹主編《梅蘭芳全集》附錄《梅蘭芳年譜》,系依據上述王、劉《梅蘭芳年譜》未定本改寫,該譜寫道:“7月下旬,經朋友幫助,終于回到上海,從此杜門謝客,不參加任何演出活動?!保ā睹诽m芳全集》第8卷第252頁)幾部年譜對梅蘭芳取道廣州回上海的過程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