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汽振興之痛

一汽“汽研院的技術積累讓其他民營公司的研究力量基本化為垃圾”,同時在一汽內部有句話——“要想富,找組織部”。

責任編輯:吳傳震 助理編輯 溫翠玲

金融危機對一汽旗下的合資公司一汽大眾、一汽豐田和已改制的公司一汽轎車、一汽夏利而言,是場感冒,危機一過還能滿面春風,但對于沒有改制的一汽解放和一汽客車而言,則是催化劑,讓它們加速遠離曾經的輝煌。如今,它們在享受國家補貼的同時,必須經歷徹底的變革,方能走出目前的困境

王師傅在一汽吉林輕型車廠當了一輩子的工人。春節后,他看到工廠里生產線又紅火起來,月產量從2008年下半年慘淡的2000臺左右,提高到4500臺。這讓他想起了工廠10年前的輝煌:當時,著名的北京“面的”黃標車就出產自這里,那時的月產量能達到9000臺。

他聽說這是政府決心振興汽車產業——“汽車下鄉”給買車農民的補貼甚至能達到5000-7000元/臺。

王師傅心里明白,這對汽車企業雖然是一針強心劑,但拉動的銷售效果有限。他們生產的“一汽佳寶”輕型車,每臺的利潤僅在1000元左右,月產量至少達到7000臺,工廠的效益才會轉好。

振興計劃雖好,但并不能化解這個工廠經營不善、銷售乏力的根本問題。

顯赫背后的憂慮

長春是中國汽車工業的源頭,毛澤東遒勁的“第一汽車集團”的題字,就刻在一輛解放卡車的石雕下,這昭示著“共和國長子”的歷史和光榮?,F在的一汽集團也是中國三大汽車集團之首,中國汽車業的龍頭。

春節后,配合中央的“汽車下鄉”補貼政策,吉林省政府也撥出1億元???,對購買一汽集團汽車的農民給予補貼,之后,中央鼓勵新能源車的政策緊跟著出臺,1月份汽車銷售數據不斷提升,報紙、電視和網絡上一片形勢大好的宣傳,汽車業板塊的股票也不斷漲停,一汽集團乃至全國汽車行業似乎已重歸燦爛。

但實際情況不能不讓人憂慮……

接受《證券日報》采訪時,一位一汽高層說,集團2009年的計劃要比往年少了一半,年初計劃也很謹慎,以確保集團的資金鏈。即使在“振興汽車產業規劃”出臺后,集團仍會控制產量與庫存,不會因此大量生產。

在被長春當地人稱為“汽車廠”的龐大的一汽集團廠區,這個春節過得尤其安靜。出租車司機李師傅記得,往年初四前后,這里就布滿了繁忙的藍衣服的一汽集團員工,而今年,解放的員工們放假能放到初七,一汽大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立即登錄

網絡編輯:老黃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
午夜宅男在线,中视在线直播,毛片网站在线,福利在线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