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0億地方債生于憂患?

允許發債,這是將地方政府隱秘而龐大的債務導向市場的陽光通道,還是一條布滿陷阱風險暗藏的不歸之路?

責任編輯:肖華 助理編輯 溫翠玲

宏觀經濟形勢倒逼之下,地方債的制度化變革提上日程。盡管2000億杯水車薪,但中國首次允許地方政府發債,或將為這群經濟增長的領隊們開辟新的資金通道。

這是否將隱秘而龐大的地方債務導向市場的陽光之路,又如何使欠發達地區在本輪利益博弈中減少傷害,將考量中央政府的智慧。

一邊是經濟危機沖擊下政府收入大幅下滑,一邊是龐大刺激計劃需要的政府支出迅速膨脹,地方政府——中國此前的經濟競賽中最重要的參與者,正集體卡在困局之中。

上周,他們迎來了一縷新的曙光,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十八次委員長會議聽取《國務院關于安排發行2009年地方政府債券的報告》有關情況的匯報。如果審議能通過,2000億地方債將開閘放行。

盡管與整體的刺激計劃規模——在中央宣布4萬億計劃后,各地紛紛出籠的刺激計劃投資加起來接近20萬億——相比,2000億只是杯水車薪,但這是中國首次允許地方政府發債,首次允許地方財政預算出現赤字,制度變革將帶來新的方向。

除了中央投入之外,地方財政一直是另一支最重要的力量,支撐地方的民生,引領地方的投資。然而多年以來,這群投入資金的重要主體籌集資金的正常渠道卻少得可憐。允許發債,這是將地方政府隱秘而龐大的債務導向市場的陽光通道,還是一條布滿陷阱風險暗藏的不歸之路?

非常時期,非常手段

早在春節前,浙江全省財政系統大大小小的官員們就沒有閑過:層層摸底,上報債務?,F在,他們向財政部上報了期望的地方發債數額——300億元。

過去一年來,這個中國主要的外向型經濟大省不僅遭遇了經濟危機的沖擊,更遭遇了必須大規模刺激經濟卻又苦于無處籌資的尷尬。

去年,浙江的生產總值增幅逐季回落,10月開始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利潤累計出現負增長,11月份起地方財政收入負增長。

然而增長的放緩激起的只是更大的投入。在上月結束的省兩會上,浙江雄心勃勃提出要加快實施三個“千億工程”(千億基礎網絡工程、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立即登錄

網絡編輯:老黃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
午夜宅男在线,中视在线直播,毛片网站在线,福利在线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