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家里買東西,父親不領情:父子之間的溝通為何這樣擰巴?

我父親從前是一家之主,負責全家大大小小的吃喝拉撒,家里家外的諸多事務,基本都由他賺錢、他購置、他處理、他張羅,如今,我和弟弟早已成家立業,很多事情譬如買什么東西,買多少,寄什么東西回家,寄多少,給他錢,給多少等由我們來搞定,他更多時候只是被動的接受者。這是家族責任與義務的自然傳承過程,但在父親那里難免有一些疙瘩,內心多少會伴隨一些落差感

責任編輯:陳斌

前些天,我吃了單位發的春節福利——一款香油雞,我們都覺得味道還不錯,我就網購了兩只寄回老家,想讓孩子的爺爺奶奶也嘗一下。三天后,我隔著攝像頭問父親收到快遞信息沒,他居然開始抱怨起母親來,意思是母親讓我買的,我當即解釋是我的主意,與母親無關。有了我的辯護,母親反擊的分貝比平日更高了:“聽到沒,是你兒子自己要買的,你不要冤枉我”“兒子,你以后也不要給你爸買煙買酒了”“你花了錢,你爸不但不謝你,反倒不樂意”。對于我說的“這種雞味道很好”,父親頂我一句,“你愛吃,不代表我愛吃”。

我竟一時語塞,父親是真不喜歡吃香油雞,還是怕我破費,抑或覺得花我的錢損害了作為父親的自尊,把我隔著攝像頭問他收到快遞沒視為某種家庭權力轉移?我一時搞不清楚。

在父親眼里,好吃的水果似乎只有橘子、蘋果、西瓜等幾種,什么火龍果、山竹、龍眼、荔枝、草莓、櫻桃,他壓根不稀罕。至于春節期間我網購回家的生蠔與龍蝦,他更不屑一顧。

兔年第一天,我見父親還是穿著一身舊衣服,便與母親一起找出了這些年我給父親買的上衣、褲子與鞋子:全新的棉襖四件,全新的褲子五條,全新的鞋子五雙,全新的秋衣秋褲六套。我把父親叫到跟前,讓他隨便換一身,他卻說他更習慣穿舊的,覺得更舒服。

我的心情是復雜的。父親成分不好,八歲就被迫輟學,成為家里的主要勞力,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立即登錄

校對:胡曉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
午夜宅男在线,中视在线直播,毛片网站在线,福利在线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