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延慶長城的保護之路
(本文首發于南方人物周刊)
責任編輯:鄭潔 方迎忠
2023年2月14日,北京市延慶區長城保護員王師傅在大莊科長城巡查。目前延慶區共有134名長城保護員,他們大多是居住在附近的村民,工作內容主要是撿拾垃圾、定期對墻體拍照存檔、勸阻游客踩踏城墻等
2023年2月,降雪后的一個周二,長城保護員王師傅在延慶區香屯村的進山口等我們。他日常負責巡查的是大莊科長城1號到4號敵臺。他背包里裝著一把鐮刀,途經陡峭路段時,隨手撿一根樹枝,砍去雜葉就是一根簡易的登山杖;夏天蛇多,鐮刀要拿在手里,“胡擼一下雜草,蛇就跑了?!?/p>
2023年2月14日,延慶區長城保護員王師傅在大莊科長城勸阻游客攀爬古長城
2019年,通過選拔、培訓,王師傅和另外130多位長城附近的村民被選為長城保護員。王師傅在延慶長城下長大,他家距離大莊科長城只有300米,從小沒事兒就上長城看看。他帶著我們走了一公里多,花了半個來小時,到達3號敵臺。細雪鋪在大概能容兩人并行的山道上,道上只有我們的腳印。
王師傅和長城保護結緣是在2007年。2007年,國家文物局開展第一次全國長城資源調查,因為熟悉地形,“看著圖紙,能知道山在哪兒”,王師傅被選為向導,參與長城調查。當時,延慶縣文物管理所面向社會招人,尚年輕的于海寬被選進文管所。長城調查分兩個研究小組,于海寬擔任二組組長,將近三年里,兩組人爬遍了延慶地區的長城。
野外調查不易。許多敵臺和城墻段許久無人經過,長滿樹木雜草,需要王師傅這樣的向導開路。于海寬記得,有同事踩到取藥材者砍剩的樹枝斜面,腳被扎穿;村民提醒過他們千萬不能掉進蟻穴,有走失的牛第二天只剩下一副骨頭;還有種學名叫天南星的山棒子,青色的一棒一棒,熟了以后是鮮艷的紅色,好看,但是劇毒,“大牲口吃了也完蛋?!?/p>
“大莊科長城算是好走的,”從村子到長城只用走二十多分鐘。于海寬回憶,第一次考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校對:趙立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