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帝有幾只手?——冬日圍爐話海嘯﹙五﹚
要是能由我心中的手來為市場數錢、替眾人分錢該有多好?于是每個人都會渴望把自己的手神圣為“上帝之手”來“替天行道”。
責任編輯:余力 助理編輯 溫翠玲
■局內局外 身后身先
其實幾乎每個利益集團,甚至每個人的心中,都有他們各自的手。問題是,誰的手才是上帝的手?很自然,要是能由我心中的手來替市場數錢、替眾人分錢該有多好?于是每個人都會渴望把自己的手神圣為“上帝的手”,人們抱團結群來競爭上帝的名分
自亞當·斯密以來,經濟運作的市場協調被比作“上帝看不見的手”,早已家喻戶曉;而各國正在推行的救市措施,以政府之力來救治市場的崩陷,在許多人眼里,則是一只“上帝看得見的手”。上帝只有一只手,必要時就會露出“崢嶸”呢,還是原本就有兩只手?
細瞧之下,“看得見的手”還不止一只。拿美國來看,新近通過的第一期近8000億的經濟刺激方案,由財政部來主導,旨在提振社會各方面的支出,屬于“消費管理”范疇;而此前投入的近萬億的開支,由美聯儲來主導,旨在注入流動性,挽回枯竭的交易信用和信心,則屬于“金融管理”范疇。前者是古典的“凱恩斯干預”,“羅斯福新政”時為了扭轉凱恩斯總結出的消費和投資總體不足的“陷阱”開始貫徹,而后者是為了補救“明斯基拐點”(基于費雪的資產泡沫破滅后的通縮理論,請見本系列第二篇的介紹)后而實施的??梢哉f它們是兩只看得見的手。
更進一步,我們發覺能夠觀察或體會到的手還有多只。其實,幾乎每個利益集團,甚至每個人的心中,都有各自的手。關鍵是,誰的手才算上帝的手?和自顧自的個人偏愛不同,所有人的經濟活動都被裹卷在市場里面,他們的利益都得靠市場認定并得到分配。要是能由我心中的手來為市場數錢、替眾人分錢該有多好?于是每個人都會渴望把自己的手神圣為“上帝之手”來“替天行道”。問題因而更應當這樣來問:how many hands do gods have?(請注意上帝和手都是復數,對于漢語用者有必要多此一舉。)
人們是抱團結群來競爭上帝的名分的。在歷史上,依仗的多半是武力征服,贏家通吃,往往可以持續一個世代或者一個朝代;在現代文明社會,演化為民選,哪伙人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網絡編輯:老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