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靜:誠實的寫作必通向光亮

“好的作家不會在筆下呈現一個他認為‘應該’的世界,而只是出于他敏感而真實的天性,運用訓練有素的技藝,對敗壞和更新這個世界的力量作更清醒、豐饒而個性的刻畫。呈現的世界,光譜也會比較豐富”

(本文首發于南方人物周刊)

發自:北京

責任編輯:周建平

(南方人物周刊記者 姜曉明/圖)

2022年末,作家李靜70萬字的文集《我害怕生活》由單讀和鑄刻文化合作出版。涵蓋戲劇和文學評論《必須冒犯觀眾》《捕風記》,戲劇劇本《戎夷之衣》,散文和詩歌集《致你》及有關王小波的文集《王小波的遺產》。懷著對文字的敬意,追求智慧、有趣,李靜曾相信寫作與制度革新能帶來對社會的改變。中年后她依然看重人的自由與良知,更明白,在“冒犯與冒險”的生命底色之上,只有意識到自身的局限,不斷仰望和接近“超越性的存在”,才可能觸碰到生命的亮光。

雪花定律

2017年底,劇作家李靜偶然翻讀錢穆先生的《墨子·惠施·公孫龍》,被他引用的一個故事吸引:國士戎夷與弟子寒冬離齊赴魯,到達魯國時,城門已經關閉,二人只好露宿城外。若只憑身上的棉衣過夜,二人都將凍斃。最終戎夷解下身上的棉衣給弟子,弟子存活。

原文不過寥寥數字,李靜卻被戎夷的道德窘境震動:兼愛舍己的墨家能救人,卻無法救自己。

“這故事能流傳下來,可能也是弟子的一個自我拯救的行為?!蹦敲?,這弟子活下來后,他的余生將怎樣度過?他將怎樣回應戎夷舍命披在自己身上的這件棉衣?戎夷這粒麥子,在“不肖弟子”這塊鹽堿地上,結出了另一粒戎夷嗎?

若戎夷之衣奇妙地照亮了弟子,他以故事的講述和最終的義舉回報戎夷的犧牲,完成救贖,這將是個撫慰人心的故事。

然而寫起來她卻發現非常無力,“難逃濫情和一廂情愿”。兩件事改變了創作走向:一是江歌案的出現與變向,一是一段十多年前的對話。

2007年,成都白夜酒吧,作家劉慈欣向學者江曉原提出一個假設:世界末日,只剩下他倆和現場的女記者?!叭绻覀內藫碛腥祟愂O碌奈拿?,我們倆必須吃了她才能夠生存下去,你會這么做嗎?”江曉原說,他肯定不會吃?!俺粤怂?,就丟失了人性,一個丟失了人性的人類,還有什么拯救的必要?”劉慈欣的回答則可用他小說里的一句話概括:“失去人性,失去很多。失去獸性,失去所有?!?/p>

李靜認為這兩件事實際上和戲的情境有本質的同構性。她開始重新思考弟子這個人物的道德特質,以及戎夷的行動邊界。

在劇作里,名為“石辛”的弟子,經歷了雪夜的活命,被師叔淳于蛟以性命威逼來解密魯城救守圖,似乎尚有責任可推。而此后,違背對師父的誓言,殺害師兄孟還,誅殺淳于蛟以邀功、投奔秦國,下令活埋20萬楚國人,給齊國師兄報假信以毀滅齊國,一切皆受欲望驅使。到最后被秦王處死前,仍笑著宣稱,自己擁有遠比師父戎夷要“好得多”的一生。

劇本里,每幕“惡行”結束,石辛都會和舞臺上的戎夷的魂靈對視。但他是怎樣的心理?文本里沒有展開。

“是我現在選擇更深地背叛了你(戎夷),等于我讓你更難受了一下。當他(石辛)從背負獲救之債,到做了一件和道義相反的事情,他就不再有糾結了,而是有一種‘我戰勝你了’的快感?!?/p>

好朋友問李靜,寫這么一個心像石頭般硬的“徹頭徹尾”的惡人,有什么意義?“感覺和自己也沒太大關系?!?/p>

而李靜眼中的現實里,越來越多的人同情顯而易見的惡并為之開脫、追根溯源,因為“我們有同樣的軟弱”,就可以成為不悔過、甚至變本加厲的緣由。

“如果都因此良心無愧的話,是一個非??膳碌纳鐣?,人性就會越來越稀薄。寫石辛,不是要展現一個扁平的‘惡人’,而是將每一個人都會面臨的各種試探,及面對試探與抉擇時內心里可能的軟弱、剛硬和貪婪,不再客氣、不再體貼、諒解和辯護地,呈現在觀眾面前?!?/p>

她一直很感謝王小波早期雜文給她的教育:《沉默的大多數》里寫到,兩個學生在洗臉時為不同觀點爭辯、打斗,一個男生把另一人的耳朵咬掉——他原本可以一直咬著不被人發現?!暗阶詈笏K于把耳朵吐出來了。這件事表明:環境再惡劣,人性也有存在的可能?!?/p>

對于戎夷,一邊是已經暴露出野心的石辛,一邊是要從虎視眈眈的楚國拯救出的八萬魯城民眾。多數人都要為此掂量、計算?!翱墒悄阋愠鲆粋€正義的數字嗎?你真能保證救了八萬人,此后的人生就會是一個正直的人嗎?”在李靜的設想里,戎夷并不是站在道德高點,只是不愿以正義之名,滑向罪惡的深淵。

對好人的描寫,難逃說教。兩年前的某日,窗邊雪花飄落,李靜心里驀然一動——“你良心里飄著的小雪花是否安然無恙?”

“假如每片雪花都是有靈性的小生命,那么她們完好無缺地落在地上,不被踩踏不被融化,是不是就很重要?如果真的做到了,那么這地是不是就很滿足?平安就是這個地的感覺,因為完完整整地守護了每片小雪花所感到的坦然和滿足?!崩铎o把這段寫在了第三幕,戎夷對無法懂得的石辛講出,實則是講給“老天”——一個超越現實的絕對的存在。

地面與天空

“李靜天性里就有對良知的追尋,對未知的探索熱情?!迸c之共事四年、時任《北京文學》社長的章德寧評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立即登錄

校對:趙立宇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
午夜宅男在线,中视在线直播,毛片网站在线,福利在线网址